自食其言

读音

zì shí qí yán

同音字

拼音为zì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

基础解释

指说了话不算数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指说了话不算数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尚书·汤誓》:“尔无不信,朕不食言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我若今日复出应诏,是~了。
    ◎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
  •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按字解释

自:自己,自身。

食:吞掉。

其:代词,这里表示“自己的”。

言:说话,说。

词典解释

自食其言-中華語文大辭典

自食其言自食其言ㄗˋ ㄕˊ ㄑ丨ˊ 丨ㄢˊzìshíqíyán比喻說過的話不算數,不守信用。[例]君子重然諾,不可~。

自食其言-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

[同]背信弃义
失信
背信
食言
[反]言而有信
一言为定
一诺千金

出处

《尚书·汤誓》:“尔无不信,朕不食言。”

引证

北宋-宋祁、欧阳修等--《新唐书·吐蕃传下》:浑碱战武功,我力也。许裂地偿我,而自食其言。

明-冯梦龙-二-《醒世恒言》:累诏起用,许武只不奉诏。有人问其缘故,许武道:“两弟在朝居位之时,吾曾讽以知足知止。我若今日复出应诏,是自食其言了。”

清-梁章钜--《归田琐记·六·叠韵诗》:时海氛甚恶,扬人纷纷欲逃避。余初与君相约静镇不动,既乃各自食其言。

清-夏敬渠-一一七回-《野叟曝言》:朕于青宫已言之矣,先生肯令朕自食其言乎?

当代-蒲剧-第二场-《归宗图》:况我又在长亭留下誓言,劝不反薛猛,不回长安。我岂能自食其言再去回京。

现代-刘绍棠-一一-《蒲柳人家》:等花鞋杜四一走,麻雷子便自食其言,大块吃肉,大口喝酒。

北宋-欧阳修--《六一居士传》: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。

现代-陶菊隐-第二章-《记者生活三十年》:驱张胜利后,他又自食其言。

当代-凌力--《星星草》:刘铭传一向是说到哪里做到哪里的,从不自食其言,即使错了也不反悔。

故事

北宋-宋祁、欧阳修等--《新唐书·吐蕃传下》:浑碱战武功,我力也。许裂地偿我,而自食其言。

明-冯梦龙-二-《醒世恒言》:累诏起用,许武只不奉诏。有人问其缘故,许武道:“两弟在朝居位之时,吾曾讽以知足知止。我若今日复出应诏,是自食其言了。”

清-梁章钜--《归田琐记·六·叠韵诗》:时海氛甚恶,扬人纷纷欲逃避。余初与君相约静镇不动,既乃各自食其言。

清-夏敬渠-一一七回-《野叟曝言》:朕于青宫已言之矣,先生肯令朕自食其言乎?

当代-蒲剧-第二场-《归宗图》:况我又在长亭留下誓言,劝不反薛猛,不回长安。我岂能自食其言再去回京。

现代-刘绍棠-一一-《蒲柳人家》:等花鞋杜四一走,麻雷子便自食其言,大块吃肉,大口喝酒。

北宋-欧阳修--《六一居士传》: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。

现代-陶菊隐-第二章-《记者生活三十年》:驱张胜利后,他又自食其言。

当代-凌力--《星星草》:刘铭传一向是说到哪里做到哪里的,从不自食其言,即使错了也不反悔。

造句

zì shí qí yán

1、我如果不去,不就是自食其言了?

2、你保证过,还发过誓,现在却自食其言。

组词

近义词

zì shí qí yán

1、[出尔反尔]chū ěr fǎn ěr

尔:你;反:通“返”,回。原意是你怎样做,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。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,前后自相矛盾。

2、[背信弃义]bèi xìn qì yì

背:违背;信:信用;弃:扔掉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。

3、[言而无信]yán ér wú xìn

说话不算数,没有信用。

4、[空头支票]kōng tóu zhī piào

空头:有名无实的。指不能兑现,即取不到钱的支票。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。

5、[食言而肥]shí yán ér féi

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

反义词

zì shí qí yán

1、[一言为定]yī yán wéi dìng

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翻悔。

2、[一诺千金]yī nuò qiān jīn

诺:许诺。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。比喻说话算数,极有信用。

3、[言而有信]yán ér yǒu xìn

说话靠得住,有信用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