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光:眼光,见识。
如:像,同。
豆:豆类植物,有大豆、豌豆、蚕豆等。又指这些植物的种子。
目光如豆目光如豆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ㄉㄡˋmùɡuānɡ-rúdòu眼光像豆子那麼小。形容目光短淺或見識淺薄。[例]~的經營者,勢必會被淘汰。
目光如豆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目光如豆㊣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ㄉㄡˋmù guāng rú dòu釋義形容目光短淺,見識狹窄。如:「我看他目光如豆,只顧眼前利益,不可能有美好的遠景。」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8480目光如豆備註頻書中國成語大辭典、簡明實用成語辭典、成語辭典、實用成語辭典(1)(2)(1)、活用造句辭典(成語部分)、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(上)(下)、漢語成語考釋詞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(小學生語文學習文庫)成語中的知識第一輯(一)~(四)加附錄、遠流活用成語辭典、活用成語分類辭典(上)(下)、同義反義成語詞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成語大辭典(上)(下)、漢英對照成語辭典號FL00000030478
近代-孙中山-第六章-《行易知难》: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,深忌中国之强,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。
现代-鲁迅--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“题未定”草(六)》:眼光愈锐利,见识愈深广,选本固然愈准确。但可惜的是大抵目光如豆。
清-徐釚--《史异纂序》:士大夫居一亩之宫,抱三寸兔园册子,自诧讲肄于《诗》《书》、六艺之文,陈腐相因,目光如豆,循其常而不能达变,守其经而未识通权。
当代-王充闾--《二·一九公园记》:更有甚者,个别地区当政者目光如豆,见识短浅,在“房地产”热潮中,无视广大市民的需要,竟以高额价款卖掉一些本已狭小不堪、蚕蚀殆尽的园林腴地,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。
近代-孙中山-第六章-《行易知难》: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,深忌中国之强,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。
现代-鲁迅--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“题未定”草(六)》:眼光愈锐利,见识愈深广,选本固然愈准确。但可惜的是大抵目光如豆。
清-徐釚--《史异纂序》:士大夫居一亩之宫,抱三寸兔园册子,自诧讲肄于《诗》《书》、六艺之文,陈腐相因,目光如豆,循其常而不能达变,守其经而未识通权。
当代-王充闾--《二·一九公园记》:更有甚者,个别地区当政者目光如豆,见识短浅,在“房地产”热潮中,无视广大市民的需要,竟以高额价款卖掉一些本已狭小不堪、蚕蚀殆尽的园林腴地,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。
mù guāng rú dòu
1、许多企业家目光如豆,只顾眼前利益而未能着眼于未来。
2、一个人要立足於长远,不能目光如豆。
3、我们不能目光如豆,只看见眼前的利益,必须考虑深远一些。
4、难道你是那种目光如豆,又消沉,又毫无乐趣可言的类型?
5、你真是目光如豆,不然怎麼会做这种决定?
6、这个人是目光如豆,所以几年来事业上毫无成就。
7、但是一旦焦点转移后,他们会突然变得目光如豆。
8、胸无大志,目光如豆的人,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。
9、一个人如果目光如豆,日后必然会为现在的决定懊悔不已。
10、做事、想问题都要立足于长远,不能目光如豆。
11、目光如豆的经营者,势必会被淘汰。
12、总统肖像成日目光如豆影响办公室士气怎办?
13、那个目光如豆的家伙,未来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。
14、这些目光如豆的人,每天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。
15、不要这样目光如豆,只看到鼻子尖下这一点点。
16、身为一个领导人,要从大处着眼,不能目光如豆。
17、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上,总理说他认为这个年轻人目光如豆,他需要长大,越快越好。
18、他这人一向目光如豆。
19、让孩子弃学经商打工,你这是目光如豆,要耽误孩子一辈子呀!
mù guāng rú dòu
1、[一知半解]yī zhī bàn jiě
知道得不全面,理解得也不透彻。
2、[孤陋寡闻]gū lòu guǎ wén
陋:浅陋;寡:少。形容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
3、[井底之蛙]jǐng dǐ zhī wā
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狭窄的人。
4、[目光短浅]mù guāng duǎn qiǎn
形容缺乏远见。
5、[坐井观天]zuò jǐng guān tiān
坐在井底看天。比喻眼界小,见识少。
6、[鼠目寸光]shǔ mù cùn guāng
形容目光短浅,没有远见。
7、[不识大体]bù shí dà tǐ
大体:关系全局的道理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。
8、[一孔之见]yī kǒng zhī jiàn
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。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。
9、[井蛙之见]jǐng wā zhī jiàn
见:见解。井底之蛙那样狭隘的见解。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