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底捞月

读音

hǎi dǐ lāo yuè

同音字

拼音为hǎi的字 拼音为dǐ的字 拼音为lāo的字 拼音为yuè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 拼音为yue的字

基础解释

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,只能白费力气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,只能白费力气。
  • 【出自】:唐·释元觉《永嘉证道歌》:“镜里看形见不难,水中捉月争拈得?”
  • 【示例】: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~。
    ◎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七
  •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

按字解释

海: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

底:物体的最下部分。

捞: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。

月: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。

词典解释

海底捞月-中華語文大辭典

海底撈月

海底捞月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

海底捞月hǎidǐ-lāoyuè
比喻根本做不到,白费气力。也说水中捞月。

出处

唐·释元觉《永嘉证道歌》:“镜里看形见不难,水中捉月争拈得?”

引证

现代-郭沫若-第九章四-《洪波曲·反推进》:前一种希望,虽然费了许多心机,耍了不少花头,却终是海底捞月。

现代-蒋子龙-一-《收审记》:一个脖子精细老长、浑身脏稀稀的犯人,小心翼翼地先把菜汤表面那几滴可怜的油花撇到一个碗里,再用勺子海底捞月,把桶里仅有的几片菠菜叶捞到同一个碗里。

现代-郭沫若-第十二章一-《洪波曲》:我在心里想:这不是等于是海底捞月吗?弄得不好,便只好走路回去了。

明-凌濛初-卷二七-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临安府也没奈何,只得行个缉捕文书访拿,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。

元末明初-杨景贤--《马丹阳度脱刘行首》: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捞月。

唐-李白--《李太白全集·一四·江上寄元六林宗》:浦沙净如洗,海月明可掇。

故事

现代-郭沫若-第九章四-《洪波曲·反推进》:前一种希望,虽然费了许多心机,耍了不少花头,却终是海底捞月。

现代-蒋子龙-一-《收审记》:一个脖子精细老长、浑身脏稀稀的犯人,小心翼翼地先把菜汤表面那几滴可怜的油花撇到一个碗里,再用勺子海底捞月,把桶里仅有的几片菠菜叶捞到同一个碗里。

现代-郭沫若-第十二章一-《洪波曲》:我在心里想:这不是等于是海底捞月吗?弄得不好,便只好走路回去了。

明-凌濛初-卷二七-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临安府也没奈何,只得行个缉捕文书访拿,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。

元末明初-杨景贤--《马丹阳度脱刘行首》: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捞月。

唐-李白--《李太白全集·一四·江上寄元六林宗》:浦沙净如洗,海月明可掇。

造句

hǎi dǐ lāo yuè

1、他费尽心机,耍尽手腕,终是海底捞月,一无所获。

2、不知姓名住址,要在上海找到这样一个人,岂不是海底捞月?

组词

近义词

hǎi dǐ lāo yuè

1、[徒劳无功]tú láo wú gōng

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。

2、[枉费心机]wǎng fèi xīn jī

枉:白白地,徒然。白费心思。

3、[海底捞针]hǎi dǐ lāo zhēn

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形容很难找到。

反义词

hǎi dǐ lāo yuè

1、[立竿见影]lì gān jiàn yǐng

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,立刻就看到影子。比喻立刻见到功效。

2、[行之有效]xíng zhī yǒu xiào

之:代词,它,指办法、措施等;效:成效,效果。实行起来有成效。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,证明很有效用。

3、[瓮中捉鳖]wèng zhōng zhuō biē

从大坛子里捉王八。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。形容手到擒来,轻易而有把握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