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见:很清楚地看见。
症结:腹内结块的病,比喻问题的关键或要害。
洞见症结
【拼音】:dòng jiàn zhèng jié
解释
洞见:清楚地看到;症结:肚子里结块的病,比喻问题的关键。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。形容观察锐利,看到了问题的关键。
出处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,视见垣一方人。以此视病,尽见五脏症结,特以诊脉为名耳。”
示例
香畹首肯曰:“斯言~矣。” ★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;形容观察锐利,看到了问题的关键
成语故事
战国时期,著名的医学家扁鹊跟随民间医生长桑君学医,学习了十多年,积累了一些秘方与偏方。长桑君在临终前把所藏的秘方和医书交给扁鹊,并送给他一副药。扁鹊连服了30天后,就能洞见症结,对症下药,从而成为一代名医
清-曾国荃--《复陈隽丞》:奉正月二十四日赐书,承示台地形势,自是洞见症结之论。
清末-杨钟羲-卷一二-《雪桥诗话三集》:朗山论古,往往抉摘得失,出人意表,与谈天下事,推究所极,洞见症结。
清-纪昀-卷十-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香畹首肯曰:“斯言洞见症结矣。”
清-刘坤一--《复何子莪》:台端留心时事,熟谙中外交涉情形,于受病之源,洞见症结。
清-曾国荃--《复陈隽丞》:奉正月二十四日赐书,承示台地形势,自是洞见症结之论。
清末-杨钟羲-卷一二-《雪桥诗话三集》:朗山论古,往往抉摘得失,出人意表,与谈天下事,推究所极,洞见症结。
清-纪昀-卷十-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香畹首肯曰:“斯言洞见症结矣。”
清-刘坤一--《复何子莪》:台端留心时事,熟谙中外交涉情形,于受病之源,洞见症结。
dòng jiàn zhèng jié
1、香畹首肯曰:“斯言洞见症结矣。”
2、王工程师洞见症结,只用三言两语,就把争论了很长时间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。
3、使皇上能够洞见症结,下决心涤瑕荡秽,杜渐防萌。
4、王工程师洞见症结,只用三言两语,就把争论了很长时间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。
5、对美国社会的本质,他洞见症结,因而最有发言权。
6、复函认为此一建议“识议宏远”、“洞见症结”,并命李鸿章通盘核计
7、如扁鹊之望齐桓,能于病之未来洞见症结。
8、这个老人似乎洞见症结,对什么似乎都了解。
9、多亏父母洞见症结,及时发现了她的异常现象,送到医院后才让人松了口气。
10、他是一位能够洞见症结的政治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