劝:劝勉。
百:喻很多。
讽: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刺。
一:数目,最小的正整数。
劝百讽一
【拼音】:quàn bǎi fěng yī
解释
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。意在使人警戒,但结果却适得其反。
出处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扬雄以为靡丽之赋,劝百而讽一,犹骋郑卫之声,曲终而奏雅,不已亏乎?”
示例
视庄言危论,往往有过,殆未可以~而轻薄之也。 ★梁启超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
近义词
讽一劝百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方法不对头
唐-李行修--《请置诗学博士书》:汉武笃好经术,立于学官,虽章句大修,而比兴未喻。时扬雄、司马相如,由是选耍观望,将迎忌讳,劝百讽一,推波助澜,文虽有余,不足称也。
当代-陈四益--《萧乾先生》:中国的官方文学,始终以歌功颂德为主流,即便掺入一点讽喻,也往往劝百讽一。
近代-梁启超--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寓谲谏于诙谐,发忠爱于馨艳,其移人之深,视庄言危论,往往有过,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。
唐-李行修--《请置诗学博士书》:汉武笃好经术,立于学官,虽章句大修,而比兴未喻。时扬雄、司马相如,由是选耍观望,将迎忌讳,劝百讽一,推波助澜,文虽有余,不足称也。
当代-陈四益--《萧乾先生》:中国的官方文学,始终以歌功颂德为主流,即便掺入一点讽喻,也往往劝百讽一。
近代-梁启超--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寓谲谏于诙谐,发忠爱于馨艳,其移人之深,视庄言危论,往往有过,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