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步成诗

读音

qī bù chéng shī

同音字

拼音为qī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

基础解释

称人才思敏捷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称人才思敏捷。
  • 【出自】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惭色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冷绛雪道:‘子建~,千秋佳话,哪有改期姑待之理。’
    ◎明·罗贯中《平山冷燕》第六回

按字解释

七步:相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,后常以“七步”形容才思敏捷。

成:可以,能行。

诗:一种文体,形式很多,多用韵,可以歌咏朗诵。

词典解释

七步成诗-汉语大词典

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惭色。”后以“七步成诗”称人才思敏捷。
●朱自清《诵读教学》:“所谓‘耳治’、‘口治’、‘目治’这诵读教学三部曲,日渐纯熟,则古人的‘一目十行’、‘七步成诗’,并非难事。”

七步成诗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
七步成詩

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惭色。”

引证

明-屠隆--《瞿童子诗》:十三作赋能凌云,七步成诗不倚马。

现代-朱自清--《诵读教学》:古人的“一目十行”、“七步成诗”并非难事。

明-罗贯中-第六回-《平山冷燕》:冷绛雪道:“子建七步成诗,千秋佳话,哪有改期姑待之理。”

故事

明-屠隆--《瞿童子诗》:十三作赋能凌云,七步成诗不倚马。

现代-朱自清--《诵读教学》:古人的“一目十行”、“七步成诗”并非难事。

明-罗贯中-第六回-《平山冷燕》:冷绛雪道:“子建七步成诗,千秋佳话,哪有改期姑待之理。”

造句

qī bù chéng shī

1、明·罗贯中《平山冷燕》第六回:冷绛雪道:“子建七步成诗,千秋佳话,哪有改期姑待之理。”

2、冷绛雪道:‘子建七步成诗,千秋佳话,哪有改期姑待之理。’ ◎明·罗贯中《平山冷燕》第六回

组词

近义词

qī bù chéng shī

1、[七步之才]qī bù zhī cái

形容才思敏捷。

2、[七步成章]qī bù chéng zhāng

称人才思敏捷。同“七步成诗”。

3、[七步奇才]qī bù qí cái

有七步成诗的才能。比喻人有才气,文思敏捷。

4、[五步成诗]wǔ bù chéng shī

唐史青能五步成诗。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。

反义词

qī bù chéng shī

1、[江郎才尽]jiāng láng cái jìn

江郎:指南朝江淹。原指江淹少有文名,晚年诗文无佳句。比喻才情减退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