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坑落井

读音

bì kēng luò jǐng

同音字

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kēng的字 拼音为luò的字 拼音为jǐng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拼音为keng的字 拼音为luo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

基础解释

躲过了坑,又掉进井里。比喻躲过一害,又受一害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躲过了坑,又掉进井里。比喻躲过一害,又受一害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晋书·褚翜传》:“今宜共戮力以备贼。幸无外难,而内自相击,是避坑落井也。”
  • 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补语;形容人不能避免受害

按字解释

避:躲开;回避。

坑:地面上洼陷的地方。

落:下降,下落。

井:水井。

词典解释

避坑落井-辞源3

【避坑落井】喻一害方去而一害又生。晉書 褚翜傳:“今宜共戮力以備賊,幸無外難,而内自相擊,是避坑落井也。”又作“避穽入坑”。舊題 漢 焦延壽 易林五 觀之 益:“避穽入坑,憂患日生。”

避坑落井-汉语大词典

避坑落井谓避过了坑,掉进了井里。比喻避去一害,又受另一害。
●《晋书·褚翜传》:“今宜共戮力以备贼,幸无外难,而内自相击,是避坑落井也。”亦作“避阱入坑”。
●汉焦赣《易林·观之益》:“避阱入坑,忧患日生。”一本作“避井入坎”。

出处

《晋书·褚翜传》:“今宜共戮力以备贼。幸无外难,而内自相击,是避坑落井也。”

引证

唐-房玄龄等--《晋书·褚翜传》:今宜共戮力以备贼,幸无外难,而内自相击,是避坑落井也。

现代-高罗佩-第四章-《大唐狄公案:迷宫案》:我们躲过了今日,也逃不过明日,老爷饶了我们,我们也是避坑落井,早晚还是个死!

故事

唐-房玄龄等--《晋书·褚翜传》:今宜共戮力以备贼,幸无外难,而内自相击,是避坑落井也。

现代-高罗佩-第四章-《大唐狄公案:迷宫案》:我们躲过了今日,也逃不过明日,老爷饶了我们,我们也是避坑落井,早晚还是个死!

造句

组词

近义词

bì kēng luò jǐng

1、[雪上加霜]xuě shàng jiā shuāng

比喻接连遭受灾难,损害愈加严重。

2、[落井下石]luò jǐng xià shí

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,不伸手救他,反而推他下去,又扔下石头。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

3、[趁火打劫]chèn huǒ dǎ jié

趁:乘机。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。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。

4、[火上浇油]huǒ shàng jiāo yóu

往火上倒油。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。

5、[祸不单行]huò bù dān xíng

祸:灾难。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。

6、[乘人之危]chéng rén zhī wēi

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。

7、[佛头着粪]fó tóu zhuó fèn

着:放置。原指佛性慈善,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。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,玷污的好的东西。

8、[避阱入坑]bì jǐng rù kēng

指避过了井,又掉进了坑里。比喻避去一害,又受另一害。阱,异“穽”。

9、[避井入坎]bì jǐng rù kǎn

比喻躲过一害,又受一害。同“避坑落井”。

反义词

bì kēng luò jǐng

1、[锦上添花]jǐn shàng tiān huā

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在锦上再绣花。比喻好上加好,美上添美。

2、[雪中送炭]xuě zhōng sòng tàn

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。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。

3、[双喜临门]shuāng xǐ lín mén

指两年喜事一齐到来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