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:话。
之:代词,指所说的话。
成:成为;变为。
理:道理;事理。
言之成理丨ㄢˊ ㄓ ㄔㄥˊ ㄌ丨ˇyánzhīchénɡlǐ話說得合乎道理。[例]不管你怎樣說,但總得~才行。
言之成理-辞源3【言之成理】所論能成文理,自圓其説。見“持之有故”。
清-方苞--《论九卿会议事宜札子》:盖凡物之理,偏举其一端,皆可以言之成理而不见其罅漏。
现代-茅盾--《致冯其庸》:不过看到他的文章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,在提倡百家争鸣的时候,我看是可以发表的。
现代-鲁迅--《书信集·致孙伏园》:我以为那封信虽然也不失为言之成理的提议,但在变态的中国,很可以不依,可以变态的办理的。
现代-鲁迅--《花边文学·安贫乐道法》: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,一有兴趣,就无论什么事,都乐此不倦了。当然,言之成理的,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。
现代-夏丐尊、叶圣陶-三一-《文心》:如果教另一个人去品评这些作家作品的风格,说不定会全不相同,可是也言之成理呢。
清-方苞--《论九卿会议事宜札子》:盖凡物之理,偏举其一端,皆可以言之成理而不见其罅漏。
现代-茅盾--《致冯其庸》:不过看到他的文章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,在提倡百家争鸣的时候,我看是可以发表的。
现代-鲁迅--《书信集·致孙伏园》:我以为那封信虽然也不失为言之成理的提议,但在变态的中国,很可以不依,可以变态的办理的。
现代-鲁迅--《花边文学·安贫乐道法》: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,一有兴趣,就无论什么事,都乐此不倦了。当然,言之成理的,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。
现代-夏丐尊、叶圣陶-三一-《文心》:如果教另一个人去品评这些作家作品的风格,说不定会全不相同,可是也言之成理呢。
yán zhī chéng lǐ
1、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,而且言之有序,令人信服。
2、我们的职员少一些也能发挥同样效率,这是言之成理的。
3、他的讲话条理清晰,论证有力,确实言之成理,颇令听众信服。
4、虽然仁人们未必肯用,但我还可以言之成理。
5、这些建议若显然合理,你为什麽反对呢?这个问题倒是言之成理。
6、这篇文章的理论观点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。
7、在辩论中要说服对方,必须做到持之有据,言之成理。
8、律师的真理算不上真理,只是一种言之成理、利己的权宜之计。
9、王庆在这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,很有说服力。
10、此一顾虑,固然也言之成理,但这项问题应该不难解决。
11、要想真的相互理解,心灵安宁,只有这条道才是最言之成理的啦。
12、考官看了认为言之成理,可又不晓得引证宰予昼寝是何用意,便叫那学生来询问。
13、言之成理的论点会说服人们同意。
14、别看他年纪小,但对这事的分析言之成理。
15、这篇议论文言之成理。
16、小明说,只要言之成理,老师就一定会采纳我们的建议。
17、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。
18、从各自的立足点和侧重点看也都言之成理。
19、尽许有人说这是热情的衰落,退潮的状态,说固言之成理,我不想去驳它。
20、言之有理的近义词是言之成理。
21、但等到海尔赛写那本书的时候,他的辩解听来显然已经是言之成理的了。
yán zhī chéng lǐ
1、[顺理成章]shùn lǐ chéng zhāng
顺:依顺;理:条理;章:章法。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。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。
2、[理直气壮]lǐ zhí qì zhuàng
理直:理由正确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充分,说话气势就壮。
3、[合情合理]hé qíng hé lǐ
符合情理。
4、[言之有理]yán zhī yǒu lǐ
说的话有道理。
5、[以理服人]yǐ lǐ fú rén
用道理来说服人。
6、[义正词严]yì zhèng cí yán
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、“辞严义正”、“辞严意正”、“词严理正”、“正义严辞”。
7、[入情入理]rù qíng rù lǐ
入:合乎。合乎常情和道理。
8、[言必有据]yán bì yǒu jù
言:说话;据:依据。说话一定要有根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