蚍蜉撼树

读音

pí fú hàn shù

同音字

拼音为pí的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hàn的字 拼音为shù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

基础解释

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  • 【出自】:唐·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蚂蚁缘槐夸大国,~谈何易。
    ◎毛泽东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
  •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
按字解释

蚍蜉: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,俗称大蚂蚁。

撼:摇动、摇动使之动摇的意思。

树:高大的树木。

词典解释

蚍蜉撼树-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

[反]量力而行

蚍蜉撼树-中華語文大辭典

蚍蜉撼樹

出处

唐·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
引证

元---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平话·卷上》:有人咏一首诗道:“北汉刘崇敢伐丧,蚍蜉撼树不知量。天戈一指士争奋,鼠窜狼奔返晋阳。”

清-魏秀仁--《花月痕》:蚍蜉撼树学究高谈,花月留痕稗官献技。

清-管世铭--《读雪山房唐诗凡例·七律凡例》:温飞卿久困名场,故学力独为透到。其于玉溪(李商隐),何止偏师之攻。顾华玉盛诋之,亦蚍蜉撼树也。

清-何文焕--《〈历代诗话〉考索》:若前明晦伯(陈耀文)、元瑞(胡应麟)之于升庵(杨慎),各挟已见,所论又未尽允确,难免蚍蜉撼树之讥。

宋-陈与义--《陈与义集·七·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……三首(其二)》:蚍蜉堪笑亦堪怜,撼树无功更怫然。

故事

元---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平话·卷上》:有人咏一首诗道:“北汉刘崇敢伐丧,蚍蜉撼树不知量。天戈一指士争奋,鼠窜狼奔返晋阳。”

清-魏秀仁--《花月痕》:蚍蜉撼树学究高谈,花月留痕稗官献技。

清-管世铭--《读雪山房唐诗凡例·七律凡例》:温飞卿久困名场,故学力独为透到。其于玉溪(李商隐),何止偏师之攻。顾华玉盛诋之,亦蚍蜉撼树也。

清-何文焕--《〈历代诗话〉考索》:若前明晦伯(陈耀文)、元瑞(胡应麟)之于升庵(杨慎),各挟已见,所论又未尽允确,难免蚍蜉撼树之讥。

宋-陈与义--《陈与义集·七·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……三首(其二)》:蚍蜉堪笑亦堪怜,撼树无功更怫然。

造句

pí fú hàn shù

1、你们三五个人想把这条大河治好,这简直是蚍蜉撼树。

2、人与大象比力气就好比蚍蜉撼树。

组词

近义词

pí fú hàn shù

1、[力不从心]lì bù cóng xīn

心里想做,可是力量够不上。

2、[不自量力]bù zì liàng lì

量:估量。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。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。

3、[自不量力]zì bù liàng lì

量:估量。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。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。

4、[螳臂当车]táng bì dāng chē

当:阻挡。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
5、[以卵击石]yǐ luǎn jī shí

拿蛋去碰石头。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,自取灭亡。

6、[螳臂挡车]táng bì dǎng chē

比喻自不量力,招致失败。同“螳臂当车”。

7、[力所不及]lì suǒ bù jí

及:达到。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。

8、[螳螂挡车]táng láng dǎng chē

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,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。比喻不自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,必然失败。

9、[撼树蚍蜉]hàn shù pí fú

蚍蜉,大蚂蚁。撼树蚍蜉比喻高估自己实力的人。

反义词

pí fú hàn shù

1、[量力而行]liàng lì ér xíng

量:估量;行:行事。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,不要勉强。

2、[高屋建瓴]gāo wū jiàn líng

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

3、[泰山压卵]tài shān yā luǎn

泰山压在蛋上。比喻力量相差极大,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。

4、[高层建瓴]gāo céng jiàn líng

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的形势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