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:形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。
马: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
识:知道;了解。
途:道路。
老马能认识道路。比喻经历多、经验丰富的人能引导人们前进,
〔出典〕《韩非子· 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( xí) 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 春往冬返, 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( 孤竹: 国名。)
〔用例一〕清代黄仲则《立秋后二日》:“老马识途添病骨, 穷猿投树择深枝。”
〔用例二〕茅盾《子夜》:“你也不用发忧, 还有你老子是‘识五画~六画113途老马’, 慢慢地来指拨你罢!”
清-黄景仁--《立秋后二日》诗:老马识途添病骨,穷猿投树择深枝。
清-钱谦益--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》:念祖以余老马识途,出其行卷,以求一言。
明-冯梦龙-第二一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臣闻老马识途,无终与山戎连界,其马多从漠北而来,可使虎儿斑择老马数头,观其所往而随之,宜可得路也。
当代-张贤亮-三部三章-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》:我虽然不像你活了三十九年,但在马类里也算是老马了。所谓‘老马识途’,指的就是我。
当代-刘绍棠--《敬柳亭说书》:这条航线,过去我已经往返两趟,虽然算不得老马识途,可也并不感到激动和新鲜了。
清-黄景仁--《立秋后二日》诗:老马识途添病骨,穷猿投树择深枝。
清-钱谦益--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》:念祖以余老马识途,出其行卷,以求一言。
明-冯梦龙-第二一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臣闻老马识途,无终与山戎连界,其马多从漠北而来,可使虎儿斑择老马数头,观其所往而随之,宜可得路也。
当代-张贤亮-三部三章-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》:我虽然不像你活了三十九年,但在马类里也算是老马了。所谓‘老马识途’,指的就是我。
当代-刘绍棠--《敬柳亭说书》:这条航线,过去我已经往返两趟,虽然算不得老马识途,可也并不感到激动和新鲜了。
lǎo mǎ shí tú
1、原盼他老马识途,没想到竟然和我们一样初游此地,这下可要冒险了。
2、他虽然年高,但老马识途,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