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:放。
诸:代词“之”和介词“于”的合音。
度:所打算或计较的。
外:方位词。以外。
置诸度外见“置之度外”。
置诸度外-中华成语大词典置诸度外
【拼音】:zhì zhū dù wài
解释
置:放;度:考虑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。
出处
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帝积苦兵间,以嚣子内侍,公孙述远据边陲,乃谓诸将曰:‘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。’”
示例
倒是我这个海外孤臣,萍飘梗泛,祖宗邱墓,~,今番听见航公这番话说,不禁感触。(清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六回)
近义词
置之度外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;指不放在心上
清-陈恒庆--《谏书稀庵笔记》:乃绕道而归,置诸度外。
清-方浚师--《蕉轩随录》: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,原欲始终其事,不意日望一日,总不能到他国,淹留此处,要生何为?
清-魏文中-下-《绣云阁》:转而思之,道兄道弟痛师念切,古礼居丧,没齿不言,谅是这故,因而置诸度外,未介于怀。
清-魏文中--《绣云阁》:师恩不可忘,鬼妖尚且知之,而人每置诸度外者,何也?
清-陈恒庆--《谏书稀庵笔记》:乃绕道而归,置诸度外。
清-方浚师--《蕉轩随录》: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,原欲始终其事,不意日望一日,总不能到他国,淹留此处,要生何为?
清-魏文中-下-《绣云阁》:转而思之,道兄道弟痛师念切,古礼居丧,没齿不言,谅是这故,因而置诸度外,未介于怀。
清-魏文中--《绣云阁》:师恩不可忘,鬼妖尚且知之,而人每置诸度外者,何也?
zhì zhū dù wài
1、“年纪一大,也就倚老卖老,荣辱祸福都已置诸度外。”
zhì zhū dù wài
1、[置之度外]zhì zhī dù wài
度:考虑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。
2、[置之脑后]zhì zhī nǎo hòu
放在一边不再想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