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:分离;离开。
乡:家乡。
背:离开。
井:乡里;家乡。
离乡背井离开故乡,漂泊在外。
●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有分离乡背井,向五国城,忍寒受饿。”
●明高明《琵琶记·散发归林》:“念奴家离乡背井,谢公相教孩儿共行。”
●毛泽东《关于重庆谈判》:“有许多本地的干部,现在要离乡背井,到前方去。”亦作“离乡别井”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·天情通理书》:“离乡别井,劳碌奔驰,不分蚤夜。”
●许地山《女国士》:“我怎能让驴哥离乡别井,远道从军呢?”
元-马致远-第四折-《破幽梦孤雁汉宫秋》:汉昭君离乡背井,知他在何处愁听?
宋-无名氏-前集-《宣和遗事》:有分离乡背井,向五国城,忍寒受饿。
现代-毛泽东--《关于重庆谈判》:有许多本地的干部,现在要离乡背井,到前方去。
近代-佚名--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·天情道理书》:离乡别井,劳碌奔驰,不分蚤夜。
现代-许地山--《女国士》:我怎能让驴哥离乡别井,远道从军呢?
元-马致远-第四折-《破幽梦孤雁汉宫秋》:汉昭君离乡背井,知他在何处愁听?
宋-无名氏-前集-《宣和遗事》:有分离乡背井,向五国城,忍寒受饿。
现代-毛泽东--《关于重庆谈判》:有许多本地的干部,现在要离乡背井,到前方去。
近代-佚名--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·天情道理书》:离乡别井,劳碌奔驰,不分蚤夜。
现代-许地山--《女国士》:我怎能让驴哥离乡别井,远道从军呢?
lí xiāng bèi jǐng
1、旧社会,多少穷人被迫离乡背井,远走他方。
2、战时,老百姓为生活所迫,离乡背井。
3、植一树绿荫,让鸟雀不再离乡背井。
4、小王在十八岁那年便离乡背井,到美国求学。
5、联合国呼吁援助以帮助数百万因巴基斯坦洪水而离乡背井的人们。
6、这些妇女跟她们家男人的离乡背井有很大关系。
7、这位老先生离乡背井几十年,如今总算叶落归根。
8、联合国难民署的代表格铎说,绝大多数的索马里人不愿离乡背井。
9、旧社会,若遭天灾人祸,乡亲们就只得离乡背井,四处逃生。
10、这些士兵离乡背井,而且时常好几个月都没拿到薪俸。
11、为了前途,他离乡背井,到外地奋斗。
12、离乡背井者被隔绝在贫民窟中,对此,某些当地居民将其称为"集中营"。
13、那个大灾之年,许多人离乡背井,远走他方。
14、他离乡背井到南洋打工去了。
15、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,纵然必须离乡背井到一个陌生的环境,他一点也不犹豫。
16、那是一个被逼离乡背井的年代,国家对任何活动都心存疑心。
17、外籍劳工离乡背井,精神压力大,更须雇主多加留意关怀。
18、有的人为了追求美好前程,离乡背井。
19、他为了生计,离乡背井,远走他乡。
20、连年大旱,百姓们蝉腹龟肠,不得不离乡背井去逃荒。
21、小王被迫离乡背井,搬到偏远的农村去住。
lí xiāng bèi jǐng
1、[无家可归]wú jiā kě guī
没有家可回。指流离失所。
2、[流离失所]liú lí shī suǒ
流离:转徒离散。无处安身,到处流浪。
3、[背井离乡]bèi jǐng lí xiāng
背:离开;井:古制八家为井,引伸为乡里,家宅。离开家乡到外地。
4、[颠沛流离]diān pèi liú lí
颠沛:跌倒,比喻穷困,受挫折;流离:浪落。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
5、[妻离子散]qī lí zǐ sàn
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。
6、[背乡离井]bèi xiāng lí jǐng
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
lí xiāng bèi jǐng
1、[落叶归根]luò yè guī gēn
飘落的枯叶,掉在树木根部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他乡的人,终要回到本乡。
2、[安居乐业]ān jū lè yè
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3、[休养生息]xiū yǎng shēng xī
休养:休息保养;生息:人口繁殖。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,减轻人民负担,安定生活,恢复元气。
4、[衣锦还乡]yī jǐn huán xiāng
古时指做官以后,穿了锦绣衣服,回到故乡。也说衣锦荣归。
5、[容身之地]róng shēn zhī dì
指安身的地方。
6、[安土重迁]ān tǔ zhòng qiān
土:乡土;重:看得重,不轻易。安于本乡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