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:家畜名。
之:助词。相当于“的”。
一毛:一根毛。喻细小、轻微的事物。
牛之一毛
【拼音】:niú zhī yī máo
解释
牛身上一根毛。比喻微不足道。亦作“九牛一毛”。
出处
《魏略》:“臣知言出必死,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,生既无益,死亦何损?”
示例
且犹~,何能损益。 ★《周书·杜杲传》
近义词
九牛一毛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;指微不足道的东西
牛之一毛ㄋㄧㄡˊ ㄓ ㄧ ㄇㄠˊniú zhī yī máo九牛一毫九牛一毫、滄海一粟滄海一粟九鼎大呂九鼎大呂、盈千累萬盈千累萬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微不足道。《三國志.魏書.卷三.明帝紀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「臣知言出必死,而臣自比於牛之一毛,生既無益,死亦何損?」《周書.卷三九.杜杲傳》:「長湖總戎失律,臨難苟免,既不死節,安用以為?且猶牛之一毛,何能損益。」也作「九牛一毛」。
唐-李白--《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》:予所以叹其峻节,扬其清波。龙象先辈,回眸拭视。比夫汩泥沙者,相去如牛之一毛。
明-朱长春--《报海丰刘明府书》:其共费者,无牛之一毛。
清-傅泽洪-卷一五九-《行水金鉴》:夫河于四渎中为最大,分沁若牛之一毛,折一支而欲以杀河,是犹以掌堙也。
唐-李白--《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》:予所以叹其峻节,扬其清波。龙象先辈,回眸拭视。比夫汩泥沙者,相去如牛之一毛。
明-朱长春--《报海丰刘明府书》:其共费者,无牛之一毛。
清-傅泽洪-卷一五九-《行水金鉴》:夫河于四渎中为最大,分沁若牛之一毛,折一支而欲以杀河,是犹以掌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