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柔:温和柔顺。
敦厚:厚道。
温柔敦厚
【拼音】:wēn róu dūn hòu
解释
温柔:温和柔顺;敦厚:厚道。原指态度温和,朴实厚道。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。
出处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温柔敦厚,《诗》教也。”
示例
依孔子的见解,诗的灵魂是要“~”的。 ★闻一多《诗人的横蛮》
近义词
温文尔雅、温情脉脉
反义词
尖酸刻薄、出言不逊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态度温和
英文
placid
南朝宋-范晔--《后汉书·方术传》:夫物之所编,未能无蔽……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,斯深于《诗》者也。
唐-白居易--《救学者之失》:夫然,则诗书无愚诬之失,礼乐无盈减之差……是故温柔敦厚之教,疏通知远之训,畅于中而发于外矣。
宋-杨时--《龟山先生语录·荆州所闻》: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。
现代-鲁迅--《伪自由书·曲的解放》:不过,“曲”一解放,自然要“直”,——后台戏搬到前台——未免有失诗人温柔敦厚之旨,至于平仄不调,声律乖谬,还在其次。
现代-闻一多--《诗人的横蛮》:依孔子的见解,诗的灵魂是要“温柔敦厚”的。
现代-聂绀弩--《略谈鲁迅先生的〈野草〉》:孔子曾盛称“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,所以诗以悱侧缠绵、温柔敦厚为主;扩大开来,中国的思想,也都以中庸为主。
金-元好问--《赠答刘御史云卿四首(其三)》:学道有通蔽,今人乃其尤。温柔与敦厚,扫灭不复留。
清-宗羲--《万贞一诗序》:人之喜怒哀乐,必喜乐乃为温柔敦厚。
当代-范克明--《张学良传·在台点滴》:赵四小姐温柔敦厚,爱情坚贞,做汉卿的妻子是当之无愧的。
南朝宋-范晔--《后汉书·方术传》:夫物之所编,未能无蔽……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,斯深于《诗》者也。
唐-白居易--《救学者之失》:夫然,则诗书无愚诬之失,礼乐无盈减之差……是故温柔敦厚之教,疏通知远之训,畅于中而发于外矣。
宋-杨时--《龟山先生语录·荆州所闻》: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。
现代-鲁迅--《伪自由书·曲的解放》:不过,“曲”一解放,自然要“直”,——后台戏搬到前台——未免有失诗人温柔敦厚之旨,至于平仄不调,声律乖谬,还在其次。
现代-闻一多--《诗人的横蛮》:依孔子的见解,诗的灵魂是要“温柔敦厚”的。
现代-聂绀弩--《略谈鲁迅先生的〈野草〉》:孔子曾盛称“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,所以诗以悱侧缠绵、温柔敦厚为主;扩大开来,中国的思想,也都以中庸为主。
金-元好问--《赠答刘御史云卿四首(其三)》:学道有通蔽,今人乃其尤。温柔与敦厚,扫灭不复留。
清-宗羲--《万贞一诗序》:人之喜怒哀乐,必喜乐乃为温柔敦厚。
当代-范克明--《张学良传·在台点滴》:赵四小姐温柔敦厚,爱情坚贞,做汉卿的妻子是当之无愧的。
wēn róu dūn hòu
1、尽管她面露愠色,但仍掩藏不住温柔敦厚的本性,因此没吓住那群孩子。
2、尽管她面露愠色,但仍掩藏不住温柔敦厚的本性,因此没吓住那群孩子。
3、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肃穆、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。
4、表面上看来,他是个温柔敦厚的好人,背地里其实是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。
5、尽管她面露愠色,但仍掩藏不住温柔敦厚的本性,因此没吓住那群孩子。
6、正因为他为人温柔敦厚,所以在我们班的人缘最好。
7、他旁边有一个温柔敦厚,小个子,年纪五十光景而满面病容的女人.
8、它让我们看到,在春秋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掩映下的温柔敦厚与尊礼重义。
9、“崇正”是崇尚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,要求文学艺术要充分发挥其政教功能。
10、雅正之旨是“温柔敦厚”诗教的核心,宋词的崇雅倾向正是孔子诗教理论在后代的回声。
11、徐特立在实践中,嘉言懿行之引导、温柔敦厚之诗教,以感化教育转化差生。
12、诗思无邪,让人既明且哲、温柔敦厚。
13、君兮这孩子打小就随我身旁,温柔敦厚,怀着赤子之心,博施济众。
14、“古琴既受儒家中正和平、温柔敦厚影响,又讲究道家的顺应自然、清微淡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