泮林革音

读音

pàn lín gé yīn

同音字

拼音为pàn的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gé的字 拼音为yīn的字 拼音为pan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 拼音为ge的字 拼音为yin的字

基础解释

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自上而下,速于置邮,~,无复故态。
    ◎唐·刘禹锡《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

按字解释

泮林:泮水边的林木。

革音:变更恶声。谓改恶从善。

词典解释

泮林革音-中华成语大词典

泮林革音
【拼音】:pàn lín gé yīn
解释
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。
出处
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
示例
自上而下,速于置邮,~,无复故态。 ★唐·刘禹锡《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环境改变人

泮林革音-汉语大词典

泮林革音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
●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后用“泮林革音”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。
●唐刘禹锡《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:“自上化下,速于置邮,泮林革音,无复故态。”

出处

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

引证

唐-刘禹锡--《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:自上化下,速于置邮,泮林革音,无复故态。

宋-杨亿--《武夷新集》:先甲發令,卒乘畏威,泮林革音,宼盗屏跡,境内大治,政聲流聞,就加大理司直,示陟明也。

故事

唐-刘禹锡--《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:自上化下,速于置邮,泮林革音,无复故态。

宋-杨亿--《武夷新集》:先甲發令,卒乘畏威,泮林革音,宼盗屏跡,境内大治,政聲流聞,就加大理司直,示陟明也。

造句

pàn lín gé yīn

1、自上而下,速于置邮,泮林革音,无复故态。 ◎唐·刘禹锡《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

组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