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:长形的东西截成两段或几段。
齑:捣碎的姜、蒜、韭菜等。
画:划;划分。
粥:用米、面等煮成的半流质食品。
断齑画粥
【拼音】:duàn jī huà zhōu
解释
断:切断;齑:酱菜或腌菜之类。指食物粗简微薄。形容贫苦力学。
出处
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惟煮粟米二升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齑数十茎,酢汁半盂,入少盐,暖而啖之。”
示例
贫而力学,~。 ★《书言故事·苦学·断齑画粥》
近义词
节衣缩食、断齑块粥
反义词
挥霍无度、挥金如土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生活贫困
英文
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
成语故事
北宋时期,范仲淹小时家贫,他只好住在庙里读书,昼夜不息,每日生活十分清苦,用两升小米煮粥,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,早晚各吃两块,再切一些腌菜佐食。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,他的至理名言是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
断齑画粥形容贫苦力学。典出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参政范文正公》“公生二岁而孤”原注引宋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公(范仲淹)少与刘某上长白僧舍脩学,惟煮粟米二升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齑数十茎,……入少盐,暖而啖之。如此者三年。”
-佚名--《书言故事·苦学·断齑画粥》:贫而力学,断齑画粥。
宋-江少虞--《宋朝事实类苑·九·名臣事迹·范文正(其六)》《湘山野录》:范(仲淹)与(李郎中)丁同年进士也。因(道)旧日日某修学时,最为贫塞,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,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齑十数茎,酢汁半盂,人少盐,暖而咯之。如此者三年。
清-冯桂芬--《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》:少陵秋风茅屋,而有广厦万间之愿;希文断齑块粥,而有先忧后乐之志。
宋-释文莹--《湘山野录》:范仲淹少贫,读书长白山僧舍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齑数十茎啖之,如此者三年。
清-林昌彝-卷二-《海天琴思续录》:断齑画粥宿僧寮,忧乐关心志未消。
-佚名--《书言故事·苦学·断齑画粥》:贫而力学,断齑画粥。
宋-江少虞--《宋朝事实类苑·九·名臣事迹·范文正(其六)》《湘山野录》:范(仲淹)与(李郎中)丁同年进士也。因(道)旧日日某修学时,最为贫塞,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,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齑十数茎,酢汁半盂,人少盐,暖而咯之。如此者三年。
清-冯桂芬--《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》:少陵秋风茅屋,而有广厦万间之愿;希文断齑块粥,而有先忧后乐之志。
宋-释文莹--《湘山野录》:范仲淹少贫,读书长白山僧舍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齑数十茎啖之,如此者三年。
清-林昌彝-卷二-《海天琴思续录》:断齑画粥宿僧寮,忧乐关心志未消。
duàn jī huà zhōu
1、即使过着断齑画粥的日子,也不能失去民族气节。
2、即使断齑画粥,朱自清也不吃美国配给的面粉。
3、断齑画粥,有慢贵客,尚请见谅。
4、吕蒙正起于“寒窑”后,还有“断齑画粥”的范仲淹、“以荻画地”的欧阳修…
5、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“断齑画粥”的故事。
6、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,过着“断齑画粥”的日子。
7、小时候听讲范仲淹少年求学时“断齑画粥”的故事,便对古人清贫自守的精神肃然起敬
8、他过着断齑画粥的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