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魂丧魄

读音

shī hún sàng pò

同音字

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hún的字 拼音为sàng的字 拼音为pò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hun的字 拼音为sang的字 拼音为po的字

基础解释

①形容心烦意乱,精神恍惚。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①形容心烦意乱,精神恍惚。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。
  • 【出自】:元·刘唐卿《降桑》第二折:“您孩儿为母不安,这些时衣不解带,寝食俱发,忧凄不止,行坐之间,犹如失魂丧魄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经过十几分钟猛烈无情的战斗,早已~的残敌,丢枪弃刀,一个个跪倒在地,举手投降。
    ◎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0期

按字解释

失:丢。

魂: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,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。

丧:丢掉,失去。

魄: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。

词典解释

失魂丧魄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
失魂喪魄

失魂丧魄-中华成语大词典

失魂丧魄
【拼音】:shī hún sàng pò
解释
①形容心烦意乱,精神恍惚。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。
出处
元·刘唐卿《降桑》第二折:“您孩儿为母不安,这些时衣不解带,寝食俱发,忧凄不止,行坐之间,犹如失魂丧魄。”
示例
经过十几分钟猛烈无情的战斗,早已~的残敌,丢枪弃刀,一个个跪倒在地,举手投降。 ★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0期
近义词
失神丧魄、丧魂落魄
反义词
泰然自若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惊恐

出处

元·刘唐卿《降桑》第二折:“您孩儿为母不安,这些时衣不解带,寝食俱发,忧凄不止,行坐之间,犹如失魂丧魄。”

引证

当代-佚名-1977年第10期-《人民文学》:经过十几分钟猛烈无情的战斗,早已失魂丧魄的残敌,丢枪弃刀,一个个跪倒在地,举手投降。

清-曹雪芹-第九五回-《红楼梦》:这是宝玉的命根子,因丢了,所以他这么失魂丧魄的!

元-郑廷玉-《元曲选》-《看钱奴买冤家债主》:饿的我肚里饥,失魂丧魄;冻的我身上冷,无颜落色。

-秦简夫-第三折-《宜秋山赵礼让肥》:好着我东倒西歪,失魂丧魄,北去南来。

明-佚名--《两晋秘史》:巨鹿内外之士民初闻兵至,老幼皆失魂丧魄,官吏尽弃城廓逃避山林。

故事

当代-佚名-1977年第10期-《人民文学》:经过十几分钟猛烈无情的战斗,早已失魂丧魄的残敌,丢枪弃刀,一个个跪倒在地,举手投降。

清-曹雪芹-第九五回-《红楼梦》:这是宝玉的命根子,因丢了,所以他这么失魂丧魄的!

元-郑廷玉-《元曲选》-《看钱奴买冤家债主》:饿的我肚里饥,失魂丧魄;冻的我身上冷,无颜落色。

-秦简夫-第三折-《宜秋山赵礼让肥》:好着我东倒西歪,失魂丧魄,北去南来。

明-佚名--《两晋秘史》:巨鹿内外之士民初闻兵至,老幼皆失魂丧魄,官吏尽弃城廓逃避山林。

造句

shī hún sàng pò

1、经过十几分钟猛烈无情的战斗,早已失魂丧魄的残敌,丢枪弃刀,一个个跪倒在地,举手投降。 ◎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0期

组词

近义词

shī hún sàng pò

1、[丧魂落魄]sàng hún luò pò

失去了魂魄。形容非常惊慌、恐惧的样子。

2、[失神丧魄]shī shén sàng pò

失:丧失;魄:人的精神灵气。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。

3、[失魂丧胆]shī hún sàng dǎn

形容极度恐慌。

4、[失魂荡魄]shī hún dàng pò

形容心意烦乱,精神恍惚。

反义词

shī hún sàng pò

1、[泰然自若]tài rán zì ruò

不以为意,神情如常。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,不慌不乱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