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利:指地理上的优势、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。
人和:指人事上的协调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、团结合作的精神。
[同]万事亨通
左右逢源
得心应手
如愿以偿
地利人和地利人和ㄉ丨ˋ ㄌ丨ˋ ㄖㄣˊ ㄏㄜˊdìlì-rénhé語本《孟子‧公孫丑下》:「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」後指地理條件優越,群眾關係良好。[例]掌握~,因勢利導,必能完成任務。
晋-陈寿--《三国志·吴书·董袭传》:讨虏承基,大小用命,张昭秉众事,袭等为爪牙,此地利人和之时也,万无所忧。
近代-蔡东藩-第二九回-《前汉演义》:今又据敖仓,塞成皋,守白马津,杜太行坂,距蜚狐口,地利人和,无往不胜,楚兵不久必破。
当代-唐人-第一三回-《北洋军阀演义》:白狼即使如何勇敢善战,可那回民乃当地居民,熟悉地形,得地利人和。
宋-苏轼--《上监司谢礼启》:燕南赵北,昔为百战之场;地利人和,今乃四夷之守。
明-王祎--《送贡公守平江序》:平江以地利人和之故,隐然为南方之保障。
唐-房玄龄等--《晋书·孙楚传》:然臣之所怀,窃有未安,以为帝王之兴,莫不借地利人和以建功业,贵能以义平暴,因而抚之。
晋-陈寿--《三国志·吴书·董袭传》:讨虏承基,大小用命,张昭秉众事,袭等为爪牙,此地利人和之时也,万无所忧。
近代-蔡东藩-第二九回-《前汉演义》:今又据敖仓,塞成皋,守白马津,杜太行坂,距蜚狐口,地利人和,无往不胜,楚兵不久必破。
当代-唐人-第一三回-《北洋军阀演义》:白狼即使如何勇敢善战,可那回民乃当地居民,熟悉地形,得地利人和。
宋-苏轼--《上监司谢礼启》:燕南赵北,昔为百战之场;地利人和,今乃四夷之守。
明-王祎--《送贡公守平江序》:平江以地利人和之故,隐然为南方之保障。
唐-房玄龄等--《晋书·孙楚传》:然臣之所怀,窃有未安,以为帝王之兴,莫不借地利人和以建功业,贵能以义平暴,因而抚之。
dì lì rén hé
1、党的正确领导和地利人和是取得农业大丰收的重要保证。
2、今年天时地利人和,是获得丰收的重要因素。
3、要打胜仗,必须注意地利人和,而“人和”往往比“地利”更重要。
4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俗话说: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5、古人知做大事须得天时地利人和,却不知少不了需要造钱生势。
6、只有机缘足够,天时地利人和兼备,方能成为我门下弟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