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:使东西从嘴里出来。
哺:口吕咀嚼着的食物。
握:五指拳曲聚拢或用手指把东西固定在手里。
发:头发。
简作“吐握”或“ 吐捉”。也作“握发吐哺”。本指周公热心接待来客、敬礼贤士的故事,后用来比喻殷勤待贤的举动或心情。
〔出典〕《史记·鲁世家》载: 周公旦政事繁忙, 但殷勤礼贤。客人来了, 甚至“一沐三握发, 一饭三吐哺”。( 沐: 洗头发。三: 表多数。握发: 指握发停洗。哺: 口中咀嚼的食物。)
〔用例一〕唐代陆贽《兴元论解姜公辅状》:“陛下握发吐哺之日, 宵衣旰食之辰, 士无贤愚, 咸宜录用; 言无大小, 皆务招延, 固不可复有忤逆之嫌、甘辛之忌也。”
〔用例二〕汉代王褒《圣主得贤臣赞》,“昔周公躬吐握之劳, 故有圄空之隆。”(圄空: 牢狱里没有犯人。隆:盛, 指政治清明。)
晋-葛洪--《抱朴子·逸民》:夫周公大圣,以贵下贱,吐哺握发,惧于失人。
现代-郭沫若-第五幕-《蔡文姬》: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,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。
唐-韩愈--《后廿九日复上书》: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,亦宜引而进之,察其所以而去就之,不宜默默而已也。
明-冯梦龙-第十八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周公在周盛时,天下太平,四夷宾服,犹且吐哺握发,以纳天下贤士。
晋-葛洪--《抱朴子·逸民》:夫周公大圣,以贵下贱,吐哺握发,惧于失人。
现代-郭沫若-第五幕-《蔡文姬》: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,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。
唐-韩愈--《后廿九日复上书》: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,亦宜引而进之,察其所以而去就之,不宜默默而已也。
明-冯梦龙-第十八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周公在周盛时,天下太平,四夷宾服,犹且吐哺握发,以纳天下贤士。
tǔ bǔ wò fà
1、周公在周盛时,天下太平,四夷宾服,犹且吐哺握发,以纳天下贤士。 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
tǔ bǔ wò fà
1、[礼贤下士]lǐ xián xià shì
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,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。
2、[吐哺捉发]tǔ bǔ zhuō fā
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。同“吐哺握发”。
3、[吐哺辍洗]tǔ bǔ chuò xǐ
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4、[挥沐吐餐]huī mù tǔ cān
指礼贤下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