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见终

读音

yuán shǐ jiàn zhōng

同音字

拼音为yuán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jiàn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

基础解释

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。
  • 【出自】:汉·王充《论衡˙实知》:“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臧洪传》:“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。”

按字解释

原:最初的,开始的。

始:开始,起头,最初,跟“末”“终”相对。

见:看得出,显现出。

终:末了,最后,跟“始”相对。

词典解释

原始见终-中华成语大词典

原始见终
【拼音】:yuán shǐ jiàn zhōng
解释
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。
出处
汉·王充《论衡˙实知》:“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臧洪传》:“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。”
示例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夫以明并日月,~,且犹有失,不能常中。”
近义词
原始反终、原始要终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追根溯源

原始见终-汉语大词典

原始见终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。
●汉王充《论衡·实知》:“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”
●《三国志·魏志·臧洪传》:“仆虽不敏,不素不能原始见终。”
●晋葛洪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夫以明并日月,原始见终,且犹有失,不能常中,况于林宗(郭林宗)萤烛之明,得失半解,已为不少矣。”

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˙实知》:“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臧洪传》:“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。

引证

晋-葛洪--《抱朴子·正郭》:夫以明并日月,原始见终,且犹有失,不能常中,况于林宗(郭林宗)萤烛之明,得失半解,已为不少矣。

汉-王充--《论衡·实知》: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

东汉-臧洪--《答陈琳书》: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,睹微知著,窃度主人之心,岂谓三子宜死,罚当刑中哉?

故事

晋-葛洪--《抱朴子·正郭》:夫以明并日月,原始见终,且犹有失,不能常中,况于林宗(郭林宗)萤烛之明,得失半解,已为不少矣。

汉-王充--《论衡·实知》: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

东汉-臧洪--《答陈琳书》: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,睹微知著,窃度主人之心,岂谓三子宜死,罚当刑中哉?

造句

组词

近义词

yuán shǐ jiàn zhōng

1、[见微知著]jiàn wēi zhī zhù

微:隐约;著:明显。见到事情的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

2、[落叶知秋]luò yè zhī qiū

指见到落地的黄叶,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。

3、[原始反终]yuán shǐ fǎn zhōng

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。

4、[见微知着]jiàn wēi zhī zhuó

谓看到事物的一些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。语本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聖人見微以知萌,見端以知末,故見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情性》:“智者,知也。獨見前聞,不惑於事,見微知著者也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弭兵》:“上揆天道,下察民情,酌古準今,見微知著。”

5、[原始要终]yuán shǐ yào zhōng

原、要:推求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

6、[因小见大]yīn xiǎo jiàn dà

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。

反义词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