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要终

读音

yuán shǐ yào zhōng

同音字

拼音为yuán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yào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yao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

基础解释

原、要:推求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原、要:推求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原始要终,以为质也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~,而卒背于圣人之道,故名曰异端而不可学也。
    ◎宋·陈亮《子房贾生孔明魏征何以学异端》

按字解释

原:推究。

始:当初;起初。

要:求取。

终:终了,结尾。

词典解释

原始要终-中华成语大词典

原始要终
【拼音】:yuán shǐ yào zhōng
解释
原、要:推求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
出处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原始要终,以为质也。”
示例
~,而卒背于圣人之道,故名曰异端而不可学也。 ★宋·陈亮《子房贾生孔明魏征何以学异端》
近义词
追根溯源、原始反终、原始见终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追根溯源

原始要终-汉语大词典

原始要终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。
●《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原始要终以为质也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原穷其事之初始……又要会其事之终末。”
高亨注:“原,察也……此言《易经》乃观察事物之始,探求事物之终,表明事物由始至终之整个情况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然睿旨存亡幽隐,经文婉约,丘明同时,实得微言,乃原始要终,创为传体。”
●章炳麟《五无论》:“且原始要终,有生者未有不死。”亦作“原始反终”。
●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。”
高亨注:“此言‘圣人’考察万物之始,故知其所以生,究求万物之终,故知其所以死。”
●清魏源《默觚上·学篇一》:“如曰‘太虚聚为气,气散为太虚,贤愚同尽’,则何谓‘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’乎?”

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原始要终,以为质也。”

引证

晋-杜预--《春秋左传集解序》:身为国史,躬览载籍,必广记而备言之,其文缓,其旨远,将令学者原始要终,寻其枝叶,究其所穷。

晋-杜预--《春秋左传集解序》:身为国史,躬览载籍,必广记而备言之,其文缓,其旨远,将令学者原始要终,寻其枝叶,究其所穷。

唐-孔颖达--《礼记正义序》:夫礼者,经天纬地,本之则大一之初;原始要终,体之乃人情之欲。

金末元初-姚枢--《雪斋集·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(其一O)》:人道无他焉,仁义而已耳。原始可要终,知生乃明死。

近现代-章炳麟--《五无论》:且原始要终,有生者未有不死。

南朝梁-刘勰--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然睿旨幽隐,经文婉约;邱明同时,实得微言,乃原始要终,创为传体。

宋-朱熹--《与张钦夫》:若夫圣贤以大公至正之心,出大公至正之言,原始要终,莫非至理,又何嫌疑之可避哉?

清-曹雪芹著、高鹗补-一二〇回-《红楼梦》: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。一番阅册,原始要终之道,历历平生,如何不悟?

故事

晋-杜预--《春秋左传集解序》:身为国史,躬览载籍,必广记而备言之,其文缓,其旨远,将令学者原始要终,寻其枝叶,究其所穷。

晋-杜预--《春秋左传集解序》:身为国史,躬览载籍,必广记而备言之,其文缓,其旨远,将令学者原始要终,寻其枝叶,究其所穷。

唐-孔颖达--《礼记正义序》:夫礼者,经天纬地,本之则大一之初;原始要终,体之乃人情之欲。

金末元初-姚枢--《雪斋集·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(其一O)》:人道无他焉,仁义而已耳。原始可要终,知生乃明死。

近现代-章炳麟--《五无论》:且原始要终,有生者未有不死。

南朝梁-刘勰--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然睿旨幽隐,经文婉约;邱明同时,实得微言,乃原始要终,创为传体。

宋-朱熹--《与张钦夫》:若夫圣贤以大公至正之心,出大公至正之言,原始要终,莫非至理,又何嫌疑之可避哉?

清-曹雪芹著、高鹗补-一二〇回-《红楼梦》: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。一番阅册,原始要终之道,历历平生,如何不悟?

造句

yuán shǐ yào zhōng

1、原始要终,而卒背于圣人之道,故名曰异端而不可学也。 ◎宋·陈亮《子房贾生孔明魏征何以学异端》

组词

近义词

yuán shǐ yào zhōng

1、[追根溯源]zhuī gēn sù yuán

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。同“追本溯源”。

2、[原始见终]yuán shǐ jiàn zhōng

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。

反义词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