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私:公家和私人。
两利:对双方都有好处。
公私两利见“公私两济”。
公私两利-中华成语大词典公私两利
【拼音】:gōng sī liǎng lì
解释
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。同“公私两济”。
出处
《文献通考·征榷四》:“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,听民酝造,纳税之后,从便酤卖,实为公私两利。”
示例
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~政策之下,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,爱护国家财产,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。 ★《新华月报》1951年第5期
近义词
公私两便、公私两济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宾语;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
现代-佚名--《人民日报》1946.06:冀南银行对于瑞华的成立更是竭力帮忙,它动员了自己整个的系统替瑞华鼓吹号召,帮助人材,帮助筹备,它替瑞华代收股金的时候,竟出到月息二分五的利息。真正是公助私营,公私两利。
现代-佚名--《人民日报》1946.06:冀南银行对于瑞华的成立更是竭力帮忙,它动员了自己整个的系统替瑞华鼓吹号召,帮助人材,帮助筹备,它替瑞华代收股金的时候,竟出到月息二分五的利息。真正是公助私营,公私两利。
gōng sī liǎng lì
1、这是公私两利有事,何乐而不为呢?
2、我们希望合作得多,合作得长,使公私两利。
3、简单表述,以公私两利,以公司和个人双赢作为目的,袁董来到上海。
4、成功,不但对厦门和T董公私两利,我还可得到一笔可观的引资奖金。
5、“我们必须抛掉公私不两立的思维方式,建立起公私两利,公私双赢,公私和谐的新观念。
6、1944年,他和滕代远提出了八路军生产节约运动著名的“滕杨方案”,明确提出“生产有分工,劳动有报酬,公私两利”的方针,调动了部队生产节约的积极性。
7、两岸公私两利合作取代竞争。
8、但中美两国不仅仅是在全球影响力上一决高下的敌手,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使他们公私两利。
9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之际,四川省委*记刘奇葆呼吁,川渝公私两利,争则两伤。
10、新城两侧西无旱忧,东无涝患,公私两利。
gōng sī liǎng lì
1、[公私兼顾]gōng sī jiān gù
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。
2、[公私两便]gōng sī liǎng biàn
对公家私人都便利。
3、[公私两济]gōng sī liǎng jì
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