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私:公家和私人。
两便:双方都有好处。
公私两便
【拼音】:gōng sī liǎng biàn
解释
便:便利,方便。对公家和私人都便利。
出处
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衣食县官,而为之作,乃两便。”颜师古注:“令县官给其衣食,而使修治河水,是为公私两便。”《晋书·阮种传》:“若人有所患苦者,有宜损益,使公私两济者,委曲陈之。”
示例
议者以为不议其身,止令输赋,则~,可以久行。 ★宋·刘安世《论役法之弊》
近义词
公私兼顾、公私两利
反义词
损公肥私
语法
作谓语、宾语;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
唐-房玄龄等--《晋书·阮种传》:若人有所患苦者,有宜损益,使公私两济者,委曲陈之。
宋-黄震--《辞提刑司发到省札升差提领所干官状》:上不失公朝重于改作之至仁,下不失本司期于得实之至忠,庶于本仓,公私两便。
清-李宝嘉-三三回-《官场现形记》:一则成全了善举,二来义翁又可多收几个利钱,岂不公私两便?
现代-茅盾-一〇-《子夜》:要是益中有钱,自然照旧可以由益中去干,王和甫跟孙吉人他们一定也赞成,就为的益中那笔钱不好动,我这才想到我们个人去干。这是公私两便的事!
唐-房玄龄等--《晋书·阮种传》:若人有所患苦者,有宜损益,使公私两济者,委曲陈之。
宋-黄震--《辞提刑司发到省札升差提领所干官状》:上不失公朝重于改作之至仁,下不失本司期于得实之至忠,庶于本仓,公私两便。
清-李宝嘉-三三回-《官场现形记》:一则成全了善举,二来义翁又可多收几个利钱,岂不公私两便?
现代-茅盾-一〇-《子夜》:要是益中有钱,自然照旧可以由益中去干,王和甫跟孙吉人他们一定也赞成,就为的益中那笔钱不好动,我这才想到我们个人去干。这是公私两便的事!
gōng sī liǎng biàn
1、积极参加储蓄,是对国家,对个人公私两便的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