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绝于耳

读音

bù jué yú ěr

同音字

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er的字

基础解释

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
  • 【出自】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”

按字解释

不:表示否定,意思是“不”。

绝:断、停止的意思。

于:介词,表示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间。

耳:耳朵,这里指听觉。

词典解释

不绝于耳-中华成语大词典

不绝于耳
【拼音】:bù jué yú ěr
解释
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
出处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”
示例
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开关车门声砰砰~。”
近义词
余音绕梁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;用于声音
英文
can be heard without end

不绝于耳-中華語文大辭典

不絕於耳

出处
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
引证

清-刘鹗-二回-《老残游记》: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
现代-李兰琴--《汤若望传》:北京城南一带,瞻仰者络绎不绝,赞叹声不绝于耳。

清-林则徐--《(清)林则徐集·奏稿九·374·英兵船阻挠该国商船具结进口…将其击退折》:我军五路大破重叠发击,遥闻撞破船舱之声,不绝于耳。

故事

清-刘鹗-二回-《老残游记》: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
现代-李兰琴--《汤若望传》:北京城南一带,瞻仰者络绎不绝,赞叹声不绝于耳。

清-林则徐--《(清)林则徐集·奏稿九·374·英兵船阻挠该国商船具结进口…将其击退折》:我军五路大破重叠发击,遥闻撞破船舱之声,不绝于耳。

造句

bù jué yú ěr

1、音乐会虽然结束了,但她那甜美的歌声依然不绝于耳。

2、每次看书的时候电话声游戏声不绝于耳。

3、候车大厅里,孩子的哭闹声、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。

4、当对爱情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的时候,不知道你的看法怎样,反正我是不胜其烦的了。

5、音乐家的演奏结束了,但那动人的旋律仍不绝于耳,仿若余音绕梁,令人回味无穷。

6、梵歌声声,不绝于耳,青泥片片,芬芳于心。

7、余音绕梁,不绝于耳,唱响于我们心中。

8、声不绝于耳,色不绝于目。

9、被腊梅阵阵暗香吸引,鸟鸣声不绝于耳。

10、创作绝世佳作!人们余音绕梁不绝于耳。

11、庆祝会上开香槟酒瓶塞的砰砰声不绝于耳.

12、文人汇聚,雅言不绝于耳,我真是三生有幸.

13、由于全球市场原油价格攀高,来自消费者、业界以及政治家的抱怨声也不绝于耳。

14、当她从泳池走上受奖臺,有如出水芙蓉般娇柔艳丽,让许多人惊嘆不已,全场鼓掌欢呼声不绝于耳。

15、刘嘉玲和梁朝伟大婚后,关于其怀孕的消息不绝于耳。

16、身边的夸赞声不绝于耳,乐雪儿礼貌性的微笑着,微微颔首示意。

17、阿婆阿婶们在河边洗衣,捣衣之声沿河而下,绵绵不绝于耳。

18、咔嚓之声不绝于耳,孔非毛孔中溢出的血珠变成了乌红。

19、黑暗的巷子内,抽泣声和冷笑声,不绝于耳。

20、时之间,大殿之上赞声不绝于耳。

组词

近义词

bù jué yú ěr

1、[耐人寻味]nài rén xún wèi

耐:禁得起;寻味:探索体味。意味深长,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。

2、[余音绕梁]yú yīn rào liáng

形容歌声优美,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
反义词

bù jué yú ěr

1、[悄无声息]qiǎo wú shēng xī

1.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。 2.形容没有名声,默默无闻。

2、[戛然而止]jiá rán ér zhǐ

戛:象声词。形容声音突然终止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