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:不可以;不可能。
偏:着重一方面。
废:抛弃不用。
不可偏废
【拼音】:bù kě piān fèi
解释
偏废:侧重一方,忽略另一方。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,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,而忽视另一个方面。
出处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山谷下》:“读《庄子》,令人意宽思大,敢作;读《左传》,便使人入法度,不敢容易。二书不可偏废也。”
示例
能读书,才必博;能养气,量必宏,二者~。 ★清·汇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
近义词
不偏不倚、统筹兼顾
反义词
本末倒置、顾此失彼、轻重倒置
语法
作谓语;指对双方同等看待
英文
Neither can be neglected.
法文
il ne faut pas négliger ni l'un ni l'autre
俄文
нельзя пренебрегáть ни одним,ни другим
南宋-黎靖德-卷一四-《朱子语类》:知与行,工夫须著并列。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,行之愈笃,则知之愈明,二者不可偏废。
现代-丁玲--《说到“印象”》:现在陈列在书摊上,最多的便是印象记之类了,固然,印象亦有其宣传效能,不可偏废……然而这些书的效果是很微薄的。
当代-秦牧--《在探索学问的道路上》:广泛涉猎和提纲挈领地掌握要点应该互相结合起来,“由博返约”和“以约驭博”都是重要的,不可偏废。
南宋-朱熹--《答冯作肃》:敬义之说甚善,然居敬穷理,二者不可偏废,有所偏废,则德孤而无所利矣。
明-郑善夫--《寄周方伯公仪》:催科抚字二端实不可偏废也,今虽欲偏用之势,已有不能矣。
清-李光地--《朱吕说诗论》:然象爻辞之根于理而用于占,则相为本末,不可偏废。
近现代-王文濡--《明清八大家文钞序》:义理、考据、词章,三者不可偏废。必义理为干,而文有所附,考据有所归。
宋-胡仔--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山谷下》:读《庄子》,令人意宽思大,敢作;读《左传》,便使人入法度,不敢容易。二书不可偏废也。
唐-陆贽--《论关中事宜状》:夫君人之柄,在明其德威,立国之权,在审其轻重。德与威不可偏废也,轻与重不可倒持也。
南宋-黎靖德-卷一四-《朱子语类》:知与行,工夫须著并列。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,行之愈笃,则知之愈明,二者不可偏废。
现代-丁玲--《说到“印象”》:现在陈列在书摊上,最多的便是印象记之类了,固然,印象亦有其宣传效能,不可偏废……然而这些书的效果是很微薄的。
当代-秦牧--《在探索学问的道路上》:广泛涉猎和提纲挈领地掌握要点应该互相结合起来,“由博返约”和“以约驭博”都是重要的,不可偏废。
南宋-朱熹--《答冯作肃》:敬义之说甚善,然居敬穷理,二者不可偏废,有所偏废,则德孤而无所利矣。
明-郑善夫--《寄周方伯公仪》:催科抚字二端实不可偏废也,今虽欲偏用之势,已有不能矣。
清-李光地--《朱吕说诗论》:然象爻辞之根于理而用于占,则相为本末,不可偏废。
近现代-王文濡--《明清八大家文钞序》:义理、考据、词章,三者不可偏废。必义理为干,而文有所附,考据有所归。
宋-胡仔--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山谷下》:读《庄子》,令人意宽思大,敢作;读《左传》,便使人入法度,不敢容易。二书不可偏废也。
唐-陆贽--《论关中事宜状》:夫君人之柄,在明其德威,立国之权,在审其轻重。德与威不可偏废也,轻与重不可倒持也。
bù kě piān fèi
1、在学校教育中,德、智、体、美等教育不可偏废。
2、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关联的,二者不可偏废。
3、历史经验证明,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不可偏废。
4、集中领导和个人负责,两者不可偏废。
5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很重要,二者不可偏废。
6、读书和做人二者不可偏废。
7、换句话说,你必须两手都要抓,产品和促销不可偏废。
8、会计诚信建设应是法治与德治并举,互相补充,不可偏废。
9、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,二者不可偏废,共同构成了婚姻自由的完整内容。
10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二者不可偏废.钱泳
11、(三纲之义,乃起于礼别尊卑,始于夫妇,终于君臣,共贯同条,不可偏废者也。
12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二者不可偏废。钱泳?
13、我们的工业农业要齐头并进,不可偏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