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:数目,最小的正整数。
鳞:鳞片,鳞甲。
半:二分之一。
爪:鸟兽的脚。
一鳞半爪见“一鳞一爪”。
一鳞半爪-中华成语大词典一鳞半爪
【拼音】:yī lín bàn zhǎo
解释
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出处
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闲气集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示例
身后著作,年久多散佚,余遍为蒐罗,仅得诗三帙,丛残不具首尾,于诸集殆不过~耳。 ★清·叶廷琯《鸥波渔话·莪洲公诗》
近义词
支离破碎、残缺不全
反义词
完美无缺、十全十美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残缺不全
英文
odd bits
成语故事
唐朝时期,白居易请诗人元稹、刘禹锡、韦楚到家里做客,建议赋诗饮酒,以《金陵怀古》为题作诗。刘禹锡因官场不得志就作一首《西寒山怀古》,怀古叹今,意味深长。白居易赞叹道:“我们四人下海探宝,你得龙珠,我们只得一鳞半爪而已。”
现代-鲁迅--《书信集·致增田涉》:这次所记述的,只是一鳞半爪,如再详细研究,还可以发现很多不妥之处。
当代-峻青--《夜宿灵山》:现在,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,未必全都知道这一段历史,即使知道一鳞半爪,印象也不一定就怎样深刻。
当代-古华-一章-《芙蓉镇》:在本地工作了多年,四乡百姓,大凡出身历史不大干净、社会关系有个一鳞半爪的,他心里都有个谱,有一本阶级成分的账。
当代-李洱-三部-《花腔》:没错,我承认纸包不住火,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。但是!别人知道的都是一鳞半爪。
明末清初-吴乔-五-《围炉诗话》:鲁直(黄庭坚)视永叔(欧阳修)稍进,亦但得杜(甫)之一鳞只爪,便欲自成一家,开浅直之门,贻误于人。
清-盛大士-卷一·二九-《溪山卧游录》:国初多宗(倪)云林、大痴,名流蔚起,承学之士,得其一鳞片爪,亦觉书味盎然。
清-叶廷琯--《欧陂渔话·莪洲公诗》:身后著作,年久多散佚,余遍为搜罗,仅得诗三帙,丛残不具首尾,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。
现代-鲁迅--《书信集·致增田涉》:这次所记述的,只是一鳞半爪,如再详细研究,还可以发现很多不妥之处。
当代-峻青--《夜宿灵山》:现在,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,未必全都知道这一段历史,即使知道一鳞半爪,印象也不一定就怎样深刻。
当代-古华-一章-《芙蓉镇》:在本地工作了多年,四乡百姓,大凡出身历史不大干净、社会关系有个一鳞半爪的,他心里都有个谱,有一本阶级成分的账。
当代-李洱-三部-《花腔》:没错,我承认纸包不住火,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。但是!别人知道的都是一鳞半爪。
明末清初-吴乔-五-《围炉诗话》:鲁直(黄庭坚)视永叔(欧阳修)稍进,亦但得杜(甫)之一鳞只爪,便欲自成一家,开浅直之门,贻误于人。
清-盛大士-卷一·二九-《溪山卧游录》:国初多宗(倪)云林、大痴,名流蔚起,承学之士,得其一鳞片爪,亦觉书味盎然。
清-叶廷琯--《欧陂渔话·莪洲公诗》:身后著作,年久多散佚,余遍为搜罗,仅得诗三帙,丛残不具首尾,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。
yī lín bàn zhǎo
1、你了解到的只是事情的一鳞半爪,全过程你并不了解。
2、观察问题要全面,不要抓住一鳞半爪就轻率地下结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