爪牙:比喻重臣、亲信。
之:助词。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“的”。
士:对人的美称。
爪牙之士
【拼音】:zhǎo yá zhī shì
解释
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。
出处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夫虽无四方之忧,然谋臣与爪牙之士,不可不养而择也。”
示例
盖所以将腹心之命达于~也。 ★唐·元稹《宋常春等内仆局令》
近义词
爪牙之将
反义词
语法
作主语、宾语;指得力助手
爪牙之士㊣ㄓㄠˇ ㄧㄚˊ ㄓ ㄕˋzhǎo yá zhī shì釋義比喻勇士。國語・越語上:「夫雖無四方之憂,然謀臣與爪牙之士,不可不養而擇也。」唐・元稹・宋常春等可內侍省內僕局令制:「近制選內臣之善於其職者,監視諸鎮,蓋所以將我腹心之命,達於爪牙之士也。」亦稱為「爪牙之將」。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2903爪牙之士備註頻2書中國成語大辭典、活用成語分類辭典(上)(下)號FL00000045016
宋-司马光--《除郝质》:乃眷爪牙之士,实惟心膂之臣。
明-王祎--《赵德胜赠江西平章政事追封梁国公诰》:开国之初,朕赖爪牙之士执干戈以拓疆土,其有捐躯徇国而殁于王事,乌得不深念之哉!
清-夏敬渠-一〇三回-《野叟曝言》:红孩儿相貌,是我见过的,武艺既精,我何惜一婢,为国家得爪牙之士乎?便领来见我,可也!
宋-司马光--《除郝质》:乃眷爪牙之士,实惟心膂之臣。
明-王祎--《赵德胜赠江西平章政事追封梁国公诰》:开国之初,朕赖爪牙之士执干戈以拓疆土,其有捐躯徇国而殁于王事,乌得不深念之哉!
清-夏敬渠-一〇三回-《野叟曝言》:红孩儿相貌,是我见过的,武艺既精,我何惜一婢,为国家得爪牙之士乎?便领来见我,可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