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深履薄

读音

lín shēn lǚ bó

同音字

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shēn的字 拼音为lǚ的字 拼音为bó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 拼音为lyu的字 拼音为bo的字

基础解释

深:深渊;履:踩踏;薄:薄冰。面临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小心谨慎,惟恐有失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深:深渊;履:踩踏;薄:薄冰。面临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小心谨慎,惟恐有失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岂可不~,以为至戒?
    ◎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
  • 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
按字解释

临:到,来。

深:深渊。

履:踩踏。

薄:薄冰。

词典解释

临深履薄-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

[同]三思而行

临深履薄-汉语大词典

临深履薄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谓面临深渊,脚踏薄冰。后因以“临深履薄”喻谨慎戒惧。
●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今君位地尊重,海内所望,岂可不临深履薄,以为至戒。”
●晋葛洪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王者忧劳于上,台鼎颦顣于下,临深履薄,惧祸之及。”
●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论政体》:“今陛下富有四海,内外清晏,能留心治道,常临深履薄,国家历数,自然灵长。”
●《清史稿·圣祖纪三》:“朕老矣,临深履薄之念,与日俱增,敢满假乎?”亦作“临深履冰”。
●晋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亦省作“临履”。
●三国吴薛综《与诸葛恪书》:“虽实国家威灵之所加,亦信元帅临履之所致也。”

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
引证

南朝·宋-范晔--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岂可不临深履薄,以为至戒?

宋-罗大经--《鹤林玉露·真正英雄》:此无他,任其气禀之偏,安其识见之陋,骄恣傲诞,不知有所谓战战兢兢、临深履薄之工夫故也。

清-夏敬渠-六四回-《野叟曝言》:若守定省温凊之小节、临深履薄之常经,临难苟免,贪生舍义,在国为乱臣,即在家为逆子,此只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。

现代-刘斯奋-二部四章-《白门柳》:这些年那种门户争斗的苦头、闷棍,我算是领教够了!倒不如请缨从军,上阵杀贼。即便是马革裹尸,也比临深履薄地混日子来得痛快!

故事

南朝·宋-范晔--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岂可不临深履薄,以为至戒?

宋-罗大经--《鹤林玉露·真正英雄》:此无他,任其气禀之偏,安其识见之陋,骄恣傲诞,不知有所谓战战兢兢、临深履薄之工夫故也。

清-夏敬渠-六四回-《野叟曝言》:若守定省温凊之小节、临深履薄之常经,临难苟免,贪生舍义,在国为乱臣,即在家为逆子,此只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。

现代-刘斯奋-二部四章-《白门柳》:这些年那种门户争斗的苦头、闷棍,我算是领教够了!倒不如请缨从军,上阵杀贼。即便是马革裹尸,也比临深履薄地混日子来得痛快!

造句

lín shēn lǚ bó

1、王欣华《过去和将来》:“那时候,我虽然身为一局之长,似乎很受器重,但矛盾重重,经常碰到棘手的问题,终日临深履薄,战战兢兢,生怕一不小心就犯错误。

2、尽避身居高位,他的处事仍如临深履薄,丝毫不敢大意。

组词

近义词

lín shēn lǚ bó

1、[小心谨慎]xiǎo xīn jǐn shèn

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
2、[兢兢业业]jīng jīng yè yè

兢兢:形容小心谨慎;业业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

3、[提心吊胆]tí xīn diào dǎn

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

4、[履薄临深]lǚ bó lín shēn

比喻身处险境,必须十分谨慎。

5、[临深履冰]lín shēn lǚ bīng

见“ 臨深履薄 ”。

反义词

lín shēn lǚ bó

1、[胆大妄为]dǎn dà wàng wéi

妄为:胡搞,乱做。毫无顾忌地干坏事。

2、[昂首阔步]áng shǒu kuò bù

昂:仰,高抬。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。形容精神抖擞,意气风发。

3、[无所忌惮]wú suǒ jì dàn

惮:怕。毫无顾忌,任意妄为。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