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: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。
所: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。
忌:怕,畏惧。
惮:害怕。
无所忌惮
【拼音】:wú suǒ jì dàn
解释
惮:怕。毫无顾忌,任意妄为。
出处
《南史·齐本纪下》:“自江祏、始安王遥光等诛后,无所忌惮,日夜于后堂戏马,鼓噪为乐。”
示例
以其至刚蔑视于事而~也。 ★《二程全书·伊川易传三》
近义词
肆无忌惮、无所畏惮
反义词
瞻前顾后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毫无顾忌
无所忌惮见“无所畏惮”。
五代-刘昫等--《旧唐书·萧至忠传》:[萧至忠]恃武三思势,掌选无所忌惮,请谒杜绝,威风大行。
清-李汝珍-七一回-《镜花缘》:况那《论衡》书上,甚至闹到问孔刺孟,无所忌惮,其余又何必谈他。
现代-叶圣陶-九-《倪焕之》:一味讲感化,却把学生感化得善于作伪,无所忌惮,起初谁又料得到!
唐-李大师、李延寿--《南史·齐本纪下》:自江祏、始安王遥光等诛后,无所忌惮,日夜于后堂戏马,鼓噪为乐。
西汉-戴圣-《十三经注疏》本下-《礼记·中庸》:小人而无忌惮也。
东汉-班固等-一四-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,本末俱弱,亡所忌惮,生其奸心。
五代-刘昫等-一一七-《旧唐书·郭英乂传》:既至成都,肆行不轨,无所忌惮。
北宋-欧阳修、宋祁等-一三三-《新唐书》:自以有内主,故肆志无所惮。
五代-刘昫等--《旧唐书·萧至忠传》:[萧至忠]恃武三思势,掌选无所忌惮,请谒杜绝,威风大行。
清-李汝珍-七一回-《镜花缘》:况那《论衡》书上,甚至闹到问孔刺孟,无所忌惮,其余又何必谈他。
现代-叶圣陶-九-《倪焕之》:一味讲感化,却把学生感化得善于作伪,无所忌惮,起初谁又料得到!
唐-李大师、李延寿--《南史·齐本纪下》:自江祏、始安王遥光等诛后,无所忌惮,日夜于后堂戏马,鼓噪为乐。
西汉-戴圣-《十三经注疏》本下-《礼记·中庸》:小人而无忌惮也。
东汉-班固等-一四-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,本末俱弱,亡所忌惮,生其奸心。
五代-刘昫等-一一七-《旧唐书·郭英乂传》:既至成都,肆行不轨,无所忌惮。
北宋-欧阳修、宋祁等-一三三-《新唐书》:自以有内主,故肆志无所惮。
wú suǒ jì dàn
1、以其至刚蔑视于事而无所忌惮也。 ◎《二程全书·伊川易传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