罢中元
拼音
bà zhōng yuán
解释
这一句出自于“”、“”中的《》
全诗原文
羊啮百草,鸡啄五谷,杀之以助生气也。 桃符黄帝于元旦立桃板,门上画神荼、郁垒。尧时献重明鸟如鸡。国人利宝鸡,户上悬苇索,插符。三代异尚,夏插茭苇,即今插芝麻秸。殷螺首以谨闭塞也,一名椒图。周桃梗。 屠苏酒屠苏,庵名。汉时有人居草庵造酒,除夕以药襄浸酒中,辟除百病,故元日饮之。其饮法:先少者,后老者。以少者得岁,故先之;老者失岁,故后之。 椒觞元日取椒置酒中饮之,谓之椒觞。以椒为玉衡星精,服之令人却老。 迎春周制迎春。唐中宗制迎春彩花。 五辛盘元日取五木煎汤沐浴,令人至老发黑。道家谓青木香为五香,亦云五木。庾诗“聊倾柏叶酒,试奠五辛盘” 火城元日晓漏前,宰州三司金吾以桦烛数百炬,拥马前后如城,谓之火城。 元夕放灯以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灯,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灯,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灯。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诏,罢中元、下元两夜灯。 买灯上元张灯,止三夜,其十七、十八,始于钱王,入贡疏买两夜灯。干德五年正月有诏“上元张灯,旧止三夜。朝廷无事,区宇乂安,方当年谷之丰登,宜纵士民之行乐。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、十八两夜灯” 广陵灯唐玄宗元夕与天师叶静能登虹桥,往广陵看灯。士女望见,以为神仙。帝敕伶人奏《霓裳曲》。数日后,广陵果奏其事。 踏歌入云唐睿宗于安福门外作灯树,高二十丈,宫女千数,并长安少妇千余人,衣锦绣,于灯轮下踏歌三日,令朝士作歌,以纪其胜。歌中有“踏歌声调入云中”之句。 金吾不禁《西京杂记》“西都京城街衢,有执金吾晓夜传呼,以禁止夜行,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,前后各一日,谓之放夜” 卯刚正月卯日,佩卯刚辟邪。唐制:正月下旬送穷,晦日湔裳。 卜紫姑紫姑,人家侍妾,为大妇所杀,置之厕中。后人作其形于厕,元夕迎之,能占农事及桑叶贵贱。 青藜照读元夕人皆游赏,独刘向在天禄阁校书。太乙真人以青藜杖燃火照之。 耗磨日正月十六日谓之耗磨日,人皆饮酒,官司不令开库。 天穿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,以红彩系饼饵投屋上,谓之补天。 水湄度厄元日至晦日,士女悉湔裳,酌酒于水湄,以为度厄雨。 雨水前此为霜为雪,水气凝结。立春后,天气下降,当为雨水。 中和节唐李泌以二月朔为中和节,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问遗,酿宜春酒,祭句芒神,百官进农书。 磔鸡魏文帝制。春分磔鸡,祀厉殃。 花朝二月十二日谓之花朝。俗传是日为百花生日。徐文长考是十五日,谓的确不差。东京以是日为扑蝶会。 勾龙《左传》:共工氏有子曰勾龙,能平水土。故祀以为社神,于仲春祭之。 清明清明万物齐于巽。巽。洁也,齐也。清明取洁齐之义。 谷雨言滋五谷之雨也。 清明取火唐制,清明取火以赐近臣。韩翃诗“日暮汉宫传蜡烛, 全诗翻译
全诗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