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辨其五味
拼音
bì biàn qí wǔ wèi
解释
这一句出自于“”、“”中的《》
全诗原文
《神农经·上药养命》谓五石之炼形,五芝之延年也。《中药养性》谓合欢之蠲忿,萱草之忘忧也。《下药治病》谓大黄之除实,当归之止痛也。 君臣佐使凡药有上中下之三品,凡合药宜用一君、二臣、三佐、四使,此方家之大经也。必辨其五味。三性、七情,然后为和剂之节。五味谓咸、酸、甘、苦、辛。酸为肝,咸为肾,甘为脾,苦为心,辛为肺,此五味之属五脏也。三性谓寒、湿、热。七情有相刑,有相须者,有相使者,有相畏者,有相恶者,有相杀者,其用又有使焉。汤丸酒散,视其病之深浅所在而服之。 砭石梁金元起欲上《素问》,访以砭石,王僧孺曰“吉人常以石为针,不用铁;季世无佳石,故以铁代石” 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,一不治也;轻身重财,二不治也;衣食不能适,三不治也;阴阳并藏气不定,四不治也;形羸不能服药,五不治也,信巫而不信医,六不治也。 兄弟行医魏文侯问扁鹊曰“子昆弟三人,孰最善为医”对曰“长兄病视神,未有形而除之,故名不出于家。仲兄治病,其在毫毛,故名不出于闾。若扁鹊者,镵血脉,投毒药,副肌肤,故名闻于诸侯”文侯曰“善” 见垣一方扁鹊少时遇长桑君,出怀中药,饮以上池之水,三十日,视见垣一方人。以此视病,尽见五脏症结,特以诊视为名耳。见垣一方,犹言隔墙见彼方之人也。 病在骨髓扁鹊适齐,桓侯客之。入见,曰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将深”侯曰“寡人无疾”后五日复见,曰“君之疾在血脉矣”侯曰“无疾”后五日复见,曰“君之疾在肠胃矣”候曰“无疾”后五日复见,望见桓侯,却走曰“君之疾已在骨髓,此汤熨、针石、酒醪之所不及也”数日后,侯病剧, 全诗翻译
全诗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