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相食养者
拼音
kě yǐ xiāng shí yǎng zhě
解释
这一句出自于“”、“”中的《》
全诗原文
倍其节, 而不死其事者,无他故焉,人主自取之。诗曰“无言不雠,无德不报”此之谓 也。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:掩地表亩,刺屮殖谷,多粪肥田,是农夫众庶之事也。 守时力民,进事长功,和齐百姓,使人不偷,是将率之事也。高者不旱,下者不水, 寒暑和节,而五谷以时孰,是天之事也。若夫兼而覆之,兼而爱之,兼而制之,岁 虽凶败水旱,使百姓无冻餧之患,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。墨子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。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,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。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,人善治之,则亩数盆,一岁而再获之。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 盆鼓;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;然后六畜禽兽一而剸车;鼋、鼍、鱼、鳖、鳅、鳣以 时别,一而成群;然后飞鸟、凫、雁若烟海;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,可以相食养者, 不可胜数也。夫天地之生万物也,固有余,足以食人矣;麻葛茧丝、鸟兽之羽毛齿 革也,固有余,足以衣人矣。夫有余不足,非天下之公患也,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。天下之公患,乱伤之也。胡不尝试相与求乱之者谁也?我以墨子之“非乐”也, 则使天下乱;墨子之“节用”也,则使天下贫,非将堕之也,说不免焉。墨子大有 天下,小有一国,将蹙然衣粗食恶,忧戚而非乐。若是则瘠,瘠则不足欲;不足欲 则赏不行。墨子大有天下,小有一国,将少人徒,省官职,上功劳苦,与百姓均事 业,齐功劳。若是则不威;不威则罚不行。赏不行,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;罚不行, 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。贤者不可得而进也,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,则能不能不可 得而官也。若是,则万物失宜,事变失应,上失天时,下失地利,中失人和,天下 敖然,若烧若焦,墨子虽为之衣褐带索,嚽菽饮水,恶能足之乎?既以伐其本,竭 其原,而焦天下矣。故先王圣人为之不然:知夫为人主上者,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,不富不厚 之不足以管下也,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,故必将撞大钟,击鸣鼓,吹笙竽, 弹琴瑟,以塞其耳;必将錭琢刻镂,黼黻文章,以塞其目;必将刍豢稻粱,五味芬 芳,以塞其口。然后众人徒,备官职,渐庆赏,严刑罚,以戒其心。使天下生民之 属,皆知己之所愿欲之举在是于也,故其赏行;皆知己之所畏恐之举在是于也,故 其罚威。赏行罚威,则贤者可得而进也,不肖者可得而退也,能不能可得而官也。 若是则万物得宜,事变得应,上得天时,下得地利,中得人和,则财货浑浑如泉源, 汸汸如河海,暴暴如丘山, 全诗翻译
全诗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