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齊齊】恭敬嚴整貌。禮 玉藻:“廟中齊齊,朝廷濟濟翔翔。”注:“齊齊,恭慤貌也。”
齊-中華語文大辭典齊齐1ㄑ丨ˊqí1.同樣;一致。[例]人心~,泰山移∣良莠不~。2.使一致。[例]~步走∣~心協力∣~頭並進。3.一起;同時。[例]~奏∣雙管~下︱百花~放。4.齊全;完備。[例]~備∣開會的人沒到~︱要的東西都~了。5.達到一樣的高度。[例]~胸∣洪福~天∣一層一層積疊著,快要和壇沿~平了。6.跟某一個作標準的東西看齊。[例]見賢思~︱~河沿修了一座壩。7.整治;治理。[例]~家。8.聲韻學上齊齒呼的簡稱。[例]開~合撮。9.古國名。周朝諸侯國。春秋五霸之一,也是戰國七雄之一。故址在今山東北部、東部和河北東南部。10.山東的別稱。泛指山東一帶。[例]~魯。11.朝代名:(1)(479—502)蕭道成所建,後為蕭衍所滅。為南北朝時期的南朝之一,史稱「南齊」。(2)(550—577)高洋所建,後為北周宇文護所滅。為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之一,史稱「北齊」、「後齊」。(3)唐末黃巢所建國號。後被唐軍擊敗。12.姓。1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齊齐2ㄐ丨ˋjì1.〈書〉調配。[例]~藥。2.〈書〉分量;劑量。[例]亨人掌共鼎鑊,以給水火之~(《周禮‧天官‧亨人》)。3.〈書〉調味品。[例]~者,謂以鹽梅齊和之法(唐‧孔穎達《禮記注疏‧卷三十五‧少儀》)。齊齐3ㄗzī1.〈書〉供祭祀用的黍、稷等穀物。[例]是故天子親耕於南郊,以共~盛(《禮記‧祭統》)。2.〈書〉衣裳的下緣。[例]攝~升堂,鞠躬如也(《論語‧鄉黨》)。3.〈書〉喪服。[例]~衰。齊齐4ㄐ丨ˋjìㄑ丨ˊqí〈書〉合金的調配比例。[例]金有六~。六分其金而錫居一,謂之鐘鼎之~。五分其金而錫居一,謂之斧斤之~(《周禮‧冬官考工記‧輈人》)。
qí
1、[並駕齊驅]bìng jià qí qū
齐头并进。比喻彼此力量、地位、才能等不相上下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:“是以駟牡异力,而六轡如琴;并驾齐驱,而一轂统辐。”清 朱克敬《瞑庵杂识》卷一:“昔之捐班,不过於正途之外,别添一途,未几而并驾齐驱矣,未几而出乎其上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