鼮ting
ㄊ〡ㄥˊ
〔《广韵》特丁切,平青,定。〕
鼮鼠。一种斑纹如豹的鼠。
●《尔雅·释兽》:“豹文鼮鼠。”
郭璞注:“鼠文彩如豹者。汉武帝时得此鼠,孝廉郎终军知之,赐绢百匹。”
●《文选·任昉〈为萧杨州荐士表〉》:“岂直鼮鼠有必对之辩,竹书无落简之谬。”
●李善注引挚虞《三辅决录注》:“窦攸举孝廉为郎,世祖大会灵台。得鼠如豹文,荧荧光泽。世祖异之,以问群臣,莫能知者。攸对曰:‘鼮鼠也。’诏问:‘何以知之?’攸对曰:‘见《尔雅》。’”
●《新唐书·卢藏用传》:“陇西辛怡谏为职方,有获异鼠者,豹首虎臆,大如拳。怡谏谓之鼮鼠而赋之。若虚曰:‘非也’”
●清鄂尔泰《赠方望溪》诗:“博物但解辨鼮鼠,搜神或詑名驺牙。”
1、鼮讀音:唐丁切,音庭,靑韻。徒徑切,音定,徑韻。釋文:鼠名。《爾雅釋獸》:豹文、~鼠。
〔注〕:鼠文彩如豹者。漢武帝時得此鼠。《參閱鼨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