鼏mi
ㄇ〡ˋ
〔《广韵》莫狄切,入锡,明。〕
1.鼎盖。
●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若杀,则特豚载合升,离肺实于鼎,设扃鼏。”
●贾公彦疏:“云设扃鼏者,以茅覆鼎,长则束其本,短则编其中。”
●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右人左执匕,抽扃予左手兼执之,取鼏委于鼎北,加扃不坐。”
●清凤应韶《读书琐记》:“《聘礼》:饪鼎九,皆有鼏;陪鼎三,皆有盖。鼏亦可通言盖,是十二鼎皆有盖也。”
2.覆盖酒尊的布巾。引申为用巾覆盖。
●《礼记·礼器》:“牺尊疏布鼏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疏,粗也。鼏,覆也。谓郊天时以粗布为巾以覆尊也。”
1、鼏讀音:莫狄切,音覓,錫韻。釋文:
❶鼎覆也。从鼎冖。冖亦聲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此九字各本無。今補正。~見禮經。所以覆鼎。用茅爲之。今本作~。正字也。禮古文作密。叚借字也。从鼎冖者。冖、覆也。冖亦聲者。據冥字之解知之。古者覆巾謂之幎。鼎蓋謂之~。而禮經時亦通用。是知~古音同冥。亦同密。《辨詳鉉字》。
❷覆樽用之疏巾。《禮記禮器》:犧~疏布~。
❸鼎蓋用之編茅。《儀禮士冠禮》:設扃~。
❹~幔。閹也。見《廣雅釋詁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