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

wěi

同音字

拼音为wěi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

基础解释

1.鱼,体较大,背蓝黑色,腹灰白色,吻尖,尾深叉形。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洋中,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。 2.古代指鲟鱼。

详细解释

按字解释

词典解释

鮪-中華語文大辭典

鮪鲔ㄨㄟˇwěi魚名。一種常見的食用海魚。身體呈紡錘形,背藍黑色,兩側及腹部灰白色,吻尖長,尾鰭小而有力,游泳速度極快,多分布於溫帶或熱帶海洋中。通稱「鮪魚」。也作「金槍魚」。★也作「吞拿魚」。

鮪-漢語大字典


〔鲔〕
《説文》:“鮪,鮥也。《周禮》:‘春獻王鮪。’从魚,有聲。”
wěi 《廣韻》榮美切,上旨云。之部。
(1)鲟鱼和鳇鱼的古称。《爾雅·釋魚》:“鮥,鮛鮪。”郭璞注:“鮪,鱣屬也。”《詩·周頌·潛》:“有鱣有鮪,鰷鱨鰋鯉。”三國吴陸璣《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》:“鮪魚,形似鱣而色青黑,頭小而尖,似鐵兜鍪,口在頷下,其甲可以磨薑,大者不過七八尺,益州人謂之鱣鮪。大者為王鮪,小者為鮛鮪。”晋陸機《擬行行重行行》:“王鮪懷河岫,晨風思北林。”唐杜甫《又觀打魚》:“日暮蛟龍改窟穴,山根鱣鮪隨風雷。”清王士禛《玉淵潭》:“夜黑風雨來,鱣鮪皆避徙。”
(2)白鲟的古称。又名象鱼、剑鱼、琴鱼。鱼纲白鲟科。体呈梭形,裸露无鳞,无骨板。深灰色或浅灰色。头大,口大眼小,吻突出呈剑状,长如象鼻。鳃盖膜发达,如象耳。为我国特产。唐陸德明《經典釋文·爾雅音義下·釋魚》:“鮪,或曰即鱏魚也,似鱣而長鼻,體無鱗甲。”《集韻·有韻》:“鮪,魚名,似鱣,長鼻。”《山海經·東山經》:“碧陽,其中多鱣鮪。”郭璞注:“鮪即鱏也,似鱣而長鼻,體無鱗甲。”《本草綱目·鱗部·鱘魚》:“(鮪)其狀如鱣,而背上無甲。其色青碧,腹下色白。其鼻長與身等,口在頷下,食而不飲。頰下有青斑紋,如梅花狀。尾歧如丙。肉色純白,味亞於鱣。”
(3)鲔鱼。鱼纲金枪鱼科。背蓝黑色,腹灰白色。吻尖,尾鳍深叉形,分布于温带或热带海洋中。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。体型较大,为重要经济鱼类。

出处

引证

故事

造句

接龙

组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