鮦鲖ㄊㄨㄥˊtónɡ魚名。即鱧。體長呈圓筒形,頭扁似蛇,尾鰭圓形。體灰黑色、灰棕色或深褐色;腹部灰白色。口大齒尖,肉食,性凶猛,成魚會築巢及具護幼習性。棲息於河流、池塘與溝渠等水生植物雜生和淤泥底質的靜水域或緩流處。能在缺氧或淤泥中生活,易成為入侵種。常藏身於水草或水底襲擊小魚及其他水生動物,故對淡水生態或漁業有害。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。
鮦-中華大字典1、鮦讀音:柱勇切,音重,腫韻。徒東切,音同,東韻。釋文:~魚。一曰葔也。讀若絝襱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此當直云葔也。上四字淺人所加。~卽今頭有七星之魚。俗云烏鯉。其字正作葔。
〔按桂注以葔也爲別義。依玉篇䲒~也之說。以~蟹爲此本義。存參〕。
2、鮦讀音:傳容切,音重,冬韻。釋文:魚名。見《集韻》。
3、鮦讀音:文九切,音紂,有韻。釋文:~陽。縣名。屬汝南。見《集韻》。
〔按地理志。汝南郡~陽。孟康曰。~音紂紅反。而廣韻、集韻、皆與紂同音。段玉裁亦謂音轉讀若紂〕。
4、蟐讀音:徒東切,音同,東韻。釋文:鮦或字。《集韻》:鮦。魚名。或从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