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鬪釋文:鬭俗字。見《玉篇》。
2、鬪釋文:鬭俗字。見《字鑑》。
3、鬥讀音:丁候切,音鬭,宥韻。克角切,音搉,覺韻。釋文:
❶㒳士相對。兵杖在後。象鬭之形。見說文〕。《段注》:按此非許語也。當云爭也。㒳丮相對。象形。謂兩人手持相對也。文从兩手。非兩士也。
❷鬭也。見《集韻》。
4、鬭讀音:都豆切,兜去聲,宥韻。釋文:
❶遇也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凡今人云~接者。是遇之理也。周語。穀雒~。謂二水本異道。而忽相接合爲一。古凡~接用~字。鬥爭用鬥字。俗皆用~爲爭競。而鬥廢矣。
❷爭也。《孟子離婁》:今有同室之人~者。
❸星相擊爲~。《史記天官書》:與太白~。
❹以物角勝曰~。如~雞、~草、~棋、~酒、~牌、~蟋蟀、~鵪鶉。皆是。
❺湊也。俗謂湊縫、曰~榫。湊趣、曰~笑。湊錢、曰~分子。皆是。
❻粤諺謂禽之窠曰~。
❼姓也。春秋。楚多~氏。
鬪鬥1020異「鬥」的異體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