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 駑顿 ”。平庸低下。
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忧苦>》“同駑驘与椉駔兮,杂班駮与闒茸” 汉 王逸 注:“闒茸,駑顿也。” 唐 元稹 《进马状》:“臣某深恩未报,愚志空存,自慙駑钝之姿,莫展驱驰之効。” 清 薛福成 《代李伯相复陈遵旨筹画抒愚悃疏》:“请旨简派才望卓著之大臣驰赴 天津 ,综理斯事,臣虽駑钝,必当殫竭智虑,和衷商榷,务使妥洽而后已。”
指低下的才能。
三国 蜀 诸葛亮 《前出师表》:“当奬帅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駑钝,攘除姦凶,兴復 汉 室,还于旧都。” 宋 苏轼 《徐州谢执政奖谕启》:“深自策其駑钝,庶有补於涓埃。” 邹韬奋 《抗战以来》六二:“ 韬奋 追随诸先生之后,曾于二三年来在国民参政会中,勉竭驽钝。”
[同义] 迟钝
[反义] 灵敏
-[驽钝] 愚笨,才能低。例:臣愿以~之才,效力于君前。
-[迟钝] 反应慢,不灵敏。例:人上了年纪,反应就~了。
-[灵敏] 聪慧,敏捷。例:这孩子~,学什么成什么。
[说明] “驽钝”和“迟钝”都是形容词。“驽钝”常指人没有能力,也可用作自谦之词;“迟钝”用于指人的思维、感官、行动等灵活、敏捷的程度。
驽钝亦作“驽顿”。
1.平庸低下。
●唐元稹《进马状》:“臣某深恩未报,愚志空存,自惭驽钝之姿,莫展驱驰之效。”
●清薛福成《代李伯相复陈遵旨筹画抒愚悃疏》:“请旨简派才望卓著之大臣驰赴天津,综理斯事,臣虽驽钝,必当殚竭智虑,和衷商榷,务使妥洽而后已。”
2.指低下的才能。
●三国蜀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当奖帅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”
●宋苏轼《徐州谢执政奖谕启》:“深自策其驽钝,庶有补于涓埃。”
●邹韬奋《抗战以来》六二:“韬奋追随诸先生之后,曾于二三年来在国民参政会中,勉竭驽钝。”
nú dùn
1、驽钝的愚公敢于移山,那是在教我们恒心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