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流畅;停滞。
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一:“ 张涇南 司寇 照 ,坠马伤古臂几折,时方进呈落叶倡和诗,遂用左手书楷,凝厚藴藉,无一笔呆滞,真造化手也。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十三:“工商业目前的呆滞现象是暂时的。”
不灵活。
曹禺 《雷雨》第二幕:“她的眼睛有些呆滞,时而呆呆地出神。” 杜鹏程 《飞跃》二:“他终于一年又一年变得举止迟钝,脸腮下陷,眼光呆滞。”
dāi zhì
1、那次意外之后,他总是目光呆滞,与原来判若两人。
dāi zhì
1、[笨拙]bèn zhuō
笨;不聪明;不灵巧:动作~。笔法~。
2、[迟钝]chí dùn
(感官、思想、行动等)反应慢,不灵敏:感觉~。反应~。
3、[呆板]dāi bǎn
死板;不灵活:这篇文章写得太~。别看他样子~,脑子倒很灵活。
4、[死板]sǐ bǎn
1.不活泼;不生动:这幅画上的人物太~,没有表情。 2.(办事)不会变通;不灵活:做事情不能~。
5、[凝滞]níng zhì
1.停止流动;不灵活:两颗~的眼珠出神地望着窗外。 2.凝聚。
6、[愚笨]yú bèn
头脑迟钝,不灵活。
7、[板滞]bǎn zhì
(文章、图画、神情等)呆板:目光~。
8、[拙笨]zhuō bèn
笨拙:口齿~。
9、[痴騃]chī ái
不慧;愚蠢。
10、[呆笨]dāi bèn
迟钝愚笨。
11、[机械]jī xiè
1.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。杠杆、滑轮、机器以及枪炮等都是机械。 2.比喻方式拘泥死板,没有变化;不是辩证的:工作方法太~。
12、[刻板]kè bǎn
1.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(或用化学方法腐蚀而成),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。也作刻版。 2.比喻呆板没有变化:表情~。别人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,但是不能~地照搬。
13、[结巴]jiē ba
1.口吃的通称:他~得厉害,半天说不出一句整话。 2.口吃的人。
14、[痴呆]chī dāi
1.举止呆滞,不活泼:两眼~地望着前面。 2.傻:经过那次变故,他有点~了。
dāi zhì
1、[灵巧]líng qiǎo
灵活而巧妙:心思~。他的手挺~,能做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。
2、[机警]jī jǐng
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;机智敏锐:~的目光。
3、[奔放]bēn fàng
(思想、感情、文章气势等)尽情流露,不受拘束:热情~。笔意~。
4、[灵敏]líng mǐn
反应快;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:动作~。军犬的嗅觉特别~。
5、[流畅]liú chàng
流利;通畅:文字~。线条~。动作协调~。
6、[流利]liú lì
1.话说得快而清楚;文章读起来通畅:文章写得~。他的英语说得很~。 2.灵活;不凝滞:钢笔尖在纸上~地滑动着。
7、[灵活]líng huó
1.敏捷;不呆板:手脚~。脑筋~。 2.善于随机应变;不拘泥:~性。~运用。~调配人力物力。
8、[流通]liú tōng
1.流动,畅通:空气~。 2.指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