餙餙(一)shì同“飾”。明焦竑《俗書刊誤》:“飾,俗作餙。”《説苑·建本》:“夫學者,崇名立身之本也,儀狀齊等而餙貌者好,質性同倫而學問者智。”按:一本作“飾”。宋岳飛《奏辭建節第四劄子》:“察臣之愚,實非矯餙。”清查繼佐《罪惟录·諸臣傳逸·嚴嵩籍没案》:“金鑲首餙,寔金六千五百兩零。”(二)xī 《龍龕手鑑·食部》:“餙,音希。”
【读音】xī【繁体】餙餙shì⒈古同“饰”。
shì
1、[髹餙]xiū shì
亦作“髤餙”。见“髹饰”。
2、[饮餙]yǐn shì
酒宴上的装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