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尘:战乱。
之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
警:警报。
风尘之警谓兵乱之警报和惊忧。
●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边境时有风尘之警,臣宜被坚执锐,当矢石,启前行。”
●《新唐书·马周传》:“若人既劳,而用之不息,万一中国水旱,而边方有风尘之警,狂狡窃发,非徒旰食晏寝而已。”
●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河漕·徐州》:“仅一宪臣居城中,称兵使者,而一参戎同事,所部兵止数百人,脱有风尘之警,立见瓦裂。”亦作“风尘之惊”。
●王闿运《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》:“归葬时,东夷有风尘之惊,廷臣喧嚣,仓黄促战。”
风尘之警
【拼音】:fēng chén zhī jǐng
解释
指战争或骚乱的警报。
出处
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边境时有风尘之警,臣宣被坚执锐,当矢石,启前行。”
示例
皇阶甫辟,犹劳尉侯之虚;天步初夷,尚有~。 ★唐·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
近义词
风尘之惊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;用于战争等
唐-杨炯--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皇阶甫辟,犹劳尉侯之虚;天步初夷,尚有风尘之警。
明-沈德符--《野获编·河漕·徐州》:而一参戎同事,所部兵上数百人,脱有风尘之警,立见瓦裂。
清-王闿运--《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》:归葬时,东夷有风尘之惊,廷臣喧嚣,仓黄促战。
唐-杨炯--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皇阶甫辟,犹劳尉侯之虚;天步初夷,尚有风尘之警。
明-沈德符--《野获编·河漕·徐州》:而一参戎同事,所部兵上数百人,脱有风尘之警,立见瓦裂。
清-王闿运--《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》:归葬时,东夷有风尘之惊,廷臣喧嚣,仓黄促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