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:立刻,忽然。
开:启,张,把关闭的东西打开。
茅塞:被茅草塞住。
明末清初-罗贯中-三十八回-《三国演义》:先生之言,顿开茅塞,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。
清-吴璿-二五-《飞龙全传》:杜二公听了这等言语,心中大喜,道:“贤甥金玉之言,愚母舅顿开茅塞,从此改过自新,当归正道。”
明-吴承恩--《西游记》:我身无力,我腹无才,得三公之教,茅塞顿开。
清-佚名-第八十六回-《红楼梦》:听见妹妹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,所以越听越爱听。
清-狄岸山-一九-《平山冷燕》:山小姐听了,满心欢喜,道:“姐姐高论,顿令小妹满胸茅塞俱开矣!”
现代-李伯远-二-《中国现在记》:朱侍郎听了他言,一时茅塞顿开,非常钦佩。
当代-何兹全--《三国史》:他听了诸葛亮的话,真是顿开茅塞。
现代-叶圣陶--《席间》:这边探索的眼光也就表示出顿开茅塞的欢喜。
明-吾丘瑞--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陶兄,久怀慕蔺,未遂斗瞻,今幸识荆,顿开茅塞。
明末清初-罗贯中-三十八回-《三国演义》:先生之言,顿开茅塞,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。
清-吴璿-二五-《飞龙全传》:杜二公听了这等言语,心中大喜,道:“贤甥金玉之言,愚母舅顿开茅塞,从此改过自新,当归正道。”
明-吴承恩--《西游记》:我身无力,我腹无才,得三公之教,茅塞顿开。
清-佚名-第八十六回-《红楼梦》:听见妹妹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,所以越听越爱听。
清-狄岸山-一九-《平山冷燕》:山小姐听了,满心欢喜,道:“姐姐高论,顿令小妹满胸茅塞俱开矣!”
现代-李伯远-二-《中国现在记》:朱侍郎听了他言,一时茅塞顿开,非常钦佩。
当代-何兹全--《三国史》:他听了诸葛亮的话,真是顿开茅塞。
现代-叶圣陶--《席间》:这边探索的眼光也就表示出顿开茅塞的欢喜。
明-吾丘瑞--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陶兄,久怀慕蔺,未遂斗瞻,今幸识荆,顿开茅塞。
dùn kāi máo sè
1、听了老师的一席话,我顿开茅塞。
2、苦思冥想了很久,电灯光一闪,张珏顿开茅塞,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3、听了张老师的讲解,我是顿开茅塞,完全领会了这一课的中心思想。
4、先生三言两语的指点,使我顿开茅塞,找到了研究工作难于突破的关键所在。
5、我对这一问题茫然不解,几小时后终于顿开茅塞.
6、卷轴、玉简之中,所介绍内容,让秦凤鸣有了一种顿开茅塞之感。
7、大师如此一说,小僧顿开茅塞,大师真乃高僧是也。
8、这一发现,令熊大力顿开茅塞,恍然大悟,奶奶的,原来真的是胡斌这个小杂种干的呀。
9、有劳唐姑娘指点,在下顿开茅塞。
10、大成挚的一番话,使文命顿开茅塞。
11、二位先生之言,顿开茅塞,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。
12、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!冯顾问此番高论,令我有顿开茅塞之感。
13、国翰兄言之有理,兄弟顿开茅塞,中华各族的融合才是现在的中国!
14、某今闻将军之言,如顿开茅塞,如将军不弃,某愿随将军左右。
15、先生鞭辟入里,老朽闻之,顿开茅塞,如拨云雾而睹青天。
16、报告对目前错综繁复的国际形势宋画吴冶,高瞻远瞩,使大家顿开茅塞。
17、许是她年龄大了,履历的工作也多了,每一次她的话总会让我顿开茅塞。
18、当时我们正为此事而绞尽脑汁时,一位前辈提醒,使我们顿开茅塞。
19、您这些话犹如醍醐灌顶,使我顿开茅塞。
dùn kāi máo sè
1、[恍然大悟]huǎng rán dà wù
恍然:猛然清醒的样子;悟:心里明白。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。
2、[豁然开朗]huò rán kāi lǎng
豁然:形容开阔;开朗:开阔明亮。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。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。
3、[茅塞顿开]máo sè dùn kāi
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;顿:立刻。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,现在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4、[如梦初醒]rú mèng chū xǐng
像刚从梦中醒来。比喻过去一直糊涂,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,刚刚明白过来。
5、[豁然贯通]huò rán guàn tōng
豁然:通达的样子;贯通:前后贯穿通晓。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。
6、[如饮醍醐]rú yǐn tí hú
比喻使人思想上一下就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