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閷讀音:色界切,卦韻。色例切,霽韻。釋文:
❶接中也。《考工記弓人》:爲柎而發。必動於~。
❷減也。《考工記匠人》:凡爲防廣與崇方。其~參分去一。
〔注〕:崇、高也。方、猶等也。~者薄其上。
〔疏〕:假令堤高丈二尺。下基亦廣丈二尺。上廣八尺。
❸殺字之異者。見〔考工記玉人注抒~也釋文〕。
〔按考工記矢人。參分其長而~其一。釋文亦云。~本作殺。其他字書多云同殺。正字通云。有上去入三聲。段氏說文解字注。阮氏十三經注疏校勘記。均謂籒文焾字之譌。疑爲工藝嫥字。許氏未列。後人因以疑焉〕。
2、殺讀音:山戛切,音煞,黠韻。釋文:
❶戮也。見《說文殺部》。
❷竄也。埋竄之使不復見也。見《釋名釋喪制》。
❸克也。見《爾雅釋詁》。
❹賊也。見《廣雅釋詁》。
❺死也。《孟子盡心》:凶年不能~。
❻氣也。《淮南天文》:地氣不藏。乃收其~。
❼猶亡也。《莊子大宗師》:~生者不死。《釋文》:李軌云。~、猶亡也。除其營生也。
❽治也。見《初學記》引《風俗通》。
❾薙也。《禮記月令》:利以~草。
❿草枯也。《左桓五年傳》:始~而嘗。
⓫用諸田獵之矢也。《考工記冶氏》:爲~矢。
⓬獲也。《禮記王制》:天子~則下大綏。
⓭以火炙簡也。《後漢吳祐傳》:欲~靑簡。
⓮宗廟祭品也。《孟子滕文公》:牲~器皿。
⓯敗壞也。《李商隱雜組》:有~風景諸條。
⓰水名。《山海經中山經》:大孰之山。~水出焉。東北流注于視水。〔在今河南泌陽縣界〕。
⓱五~。五行也。《淮南兵略》:善用兵者。持五~以應。故能全其勝。
⓲波~。藥名。《本草綱目》:蓬莪。一名蓬莪。黑色。二名茂。黃色。三名波~。味甘。有大毒。
⓳幽~。陰乾也。《本草綱目》:迷迭香草。收采幽~。摘去枝葉。入袋佩之。芳香甚烈。
〔注〕:幽~、卽陰乾之意。
⓴詩家語助詞。按詩家用~字有二例。有用於句中者。如古詩。白楊多悲風。蕭蕭愁~人。萬楚詩。紅裙妒~石榴花、是也。有用於句尾者。如杜荀鶴詩。古樹藤纒~。楊萬里詩。窮州今日酸寒~、是也。
3、殺讀音:桑葛切,音薩,曷韻。釋文:
❶散貌。《史記扁鵲倉公傳》:望之~然黃。
❷末~。掃滅也。《漢書谷永傳》:末~災異。〔今云抹摋〕。
❸騷~。下垂貌。《文選張衡賦》:飛流蘇之騷~。
4、殺讀音:私列切,音薛,屑韻。釋文:同緯。蹩緯。旋行貌。《莊子馬蹄》:蹩緯爲仁。〔向崔本作弊~〕。
5、殺讀音:所界切,音鎩,所賣切,音曬,卦韻。所例切,音㡜,霽韻。釋文:
❶減也。《周禮廩人》:詔王~邦用。
❷差也。《禮記文王世子》:親親之~也。
❸降等也。《周禮象胥》:國新~禮。凶荒~禮。
❹猶衰也。《儀禮士冠禮》:德之~也。
❺細小也。《禮記樂記注》:聲之鴻~也。
❻毛羽敝也。《詩鴟鴞予羽譙譙傳》:譙譙~也。
❼腐藥也。《周禮瘍醫》:劀~之劑。
〔注〕:~、謂以藥食其惡肉也。
❽害也。《書咸有一德傳》:終始不衰~。
❾猶抒也。《禮記玉藻》:其~六分而去一。
❿速也。《禮記樂記》:其哀心感者。其聲噍以~。
〔疏〕:其聲踧急而速~也。
⓫謂縫之也。《論語鄕黨》:非帷裳必~之。
⓬謂穀不熟也。《禮記禮器》:是故年雖大~。
⓭韜屍下部之具也。《儀禮士喪禮》:䞓~掩足。
〔按古韜屍之具。上曰質。下曰~〕。
⓮省也。《公羊僖二十二年傳》:春秋詞繁而不~者正也。
⓯疾也。〔白居易詩〕:東風莫~吹。
⓰大也。《容齋隨筆》:~有好處。
6、殺讀音:式吏切,音試,寘韻。釋文:同弑。《漢書高帝紀》:項羽放~其主。
〔注〕:~、當作弑。
閷
【戌集上】【門字部】 閷
◎【正字通】與殺同。有上去入三聲。考工記𢎜人:相角,秋閷者厚,春閷者薄。註:閷,同殺,入聲
◎又弓人:爲柎而發,必動於閷。註:柎弓側骨也,閷接中也。柎與接中相爲體用,柎旣發,則接中亦動也。陸氏:閷,色界反
◎又匠人:凡爲防,廣與崇,方其閷三分去一,大防外閷。註:閷者,減削之意。防基三分,上二分則堅固。大防,則基三分之外,上二分之內。閷而又閷,防愈固也。生殺之殺,入聲。隆殺、等殺之殺,去聲。殺不必从周禮作閷,沿俗書作煞。正韻六泰殺註,亦作煞。四轄殺註,𠛬不以罪曰殺。汎云亦作閷煞,𠀤非。周禮攺殺爲閷,亦泥。別詳殳部殺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