鄣ㄓㄤzhānɡ古國名。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之一。故址約位於今山東東平縣東。
鄣-中華大字典1、鄣讀音:諸良切,音章,陽韻。釋文:
❶紀邑也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春秋經莊三十年。齊人降~。公羊穀梁皆曰。~、紀之遺邑也。劉歆賈逵依之。許說同。杜云。紀、附庸國。東平無鹽縣東北有~城。歫紀太遠。非許意也。古紀國在今山東靑州府壽光縣西南三十里。紀城~邑當附近。卽昭十九年左傳之紀~也。紀~者。本紀國之~邑。公穀云。~紀之遺邑。與左傳云紀~、合。杜云。紀~在東海贛楡。是也。莊三十年之~。即此。杜分爲兩地、非。今江蘇海州贛楡縣北七十五里、有故紀~城。亦曰紀城。
❷縣名。有二。一、秦置。漢爲故~縣。屬丹陽郡。當今浙江長興縣西南有故~城。卽其地。一、東漢置。屬涼州隴西郡。當今甘肅漳縣西南。
2、鄣讀音:之亮切,音障,漾韻。釋文:障塞上要隘。築城爲障蔽也。《漢書張湯傳》:居一~間。
3、障讀音:之亮切,音嶂,漾韻。諸良切,音嶂,陽韻。釋文:
❶隔也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桂注》:通俗文。藩隔曰~。
❷界也。見《廣韻》。
❸屛也。《唐書安祿山傳》:左張金雞大~。
❹遮也。《南史褚淵傳》:以腰扇~日。
❺畛也。見《爾雅釋言》。
〔注〕:謂壅~。
❻防也。《呂覽上德》:不能~矣。
❼衞也。《左定十三年傳》:且成孟氏之保~也。
❽阻也。《淮南繆稱》:遏~之於邪。
❾蔽也。《法華經》:欺爲信~。怠爲進~。锋爲念~。恨爲定~。怨爲慧~。
❿要塞也。《漢書張湯傳》:居一~間。
〔注〕:~、謂塞上要險之處。別築城。置吏士守之。
⓫令不行也。《管子法》:令而不行謂之~。
⓬亭~也。《文選禰衡賦》:踰岷越~。
⓭陂~也。《左昭元年傳》:~大澤。《服注》:~陂、~其水也。
⓮步~也。《晉書石崇傳》:王愷作紫絲布步~四十里。崇作錦步~五十里以敵之。
⓯慾~也。《晉書鳩摩羅什傳》:有二小人登吾肩。慾~須婦人。
⓰業~。惡行也。〔蘇軾詩〕:猶當洗業~。
〔按世俗詈語猶曰業~〕。
4、障讀音:諸良切,音章,陽韻。釋文:
❶丘山頂上平。見《廣韻》。
❷同鄣。紀~。邑名。《左昭十九年傳》:齊高發帥師伐莒。莒子奔紀~。《校勘記》:石經宋本、宋殘本、淳熙本、岳本、~作鄣。是也。〔當今江蘇贛楡縣境〕。
❸同銝。銝泥。鞍飾也。〔李商隱詩〕:半作~泥半作帆。
〔按洪武正韻。~泥之~亦作銝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