邑宰

读音

yì zǎi

同音字

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zǎi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zai的字

基础解释

县邑之长。即县令。

详细解释

  1. 县邑之长。即县令。

    晋 潘岳 《河阳县作》诗:“谁谓邑宰轻,令名恐不劭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盘古以前天》:“棺为邑宰某所得,持献制府。”

按字解释

词典解释

邑宰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
邑宰ㄧˋ ㄗㄞˇyì zǎi縣令縣令、縣長縣長舊時對縣令的尊稱。《文選.潘岳.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一》:「誰謂邑宰輕?令名患不劭。」宋.朱熹〈遊白鹿洞〉詩:「自非賢邑宰,誰復此精舍。」也稱為「邑侯」。

邑宰-辞源3

【邑宰】縣令。文選 晉 潘安仁(岳)河陽縣作詩之一:“誰謂邑宰輕,令名患不劭。”通典三三 職官五 縣令:“縣邑之長曰宰、曰尹、曰公、曰大夫。”

出处

引证

故事

造句

yì zǎi

1、应征北上时,宿某邑宰署中,见架上有异书8册,请求借阅。

接龙

组词

近义词

yì zǎi

1、[县长]xiàn zhǎng

管理一个县的行政事务的官员。我国秦汉以后,管理万户以上的县称为县令,万户以下称县长,唐代县分三等,不再有令长之分,宋以后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,叫着知某某县事,明清改称知县。

反义词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