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昧糊涂。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与诸道人辨宗论》:“日用不知,百姓之迷蒙,唯佛究尽实相之崇高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闻庾七左降》诗:“后心誚前意,所见何迷蒙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巴山蛇》:“食已即饱,心常迷蒙。”
指迷迷糊糊。
许杰 《惨雾》中:“在黑暗中的迷蒙的入睡。”
迷茫;模糊不明。
清 江昉 《疏影》词:“迷蒙十亩秋阴里,更悄浸漪漪寒碧。”《新华月报》1961年第9期:“战争经常处在迷蒙不清的情况中,比其他事物更带不确实性。”
迷濛:形容烟雾迷漫,景物模糊。
宋 翁元龙 《江城子》词:“月帘櫳,影迷濛。”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二:“四山云气迷濛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二四:“那夜是阴历初六……银汉间薄雾迷蒙。”
迷懞:迷惑蒙骗。
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强奸》:“或于茶酒糕饼中用药昏迷因而姦污者,虽无恐吓缚制之形,已有计诱迷懞之实,不谓之强姦得乎?”
mí méng
1、迷蒙的大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海市蜃楼。
2、远处的山峦在迷蒙的晨雾中若隐若现。
3、迷蒙的大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海市蜃楼。
4、迷蒙的夜色中,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。
5、迷蒙的夜色中,我们在月光下畅谈人生。
6、雾气迷蒙,我轻轻踏上湿润的土地,感受大地的温暖与呼吸。
7、小鸟穿梭在迷蒙的树林间,歌声嘹亮,像是在为大自然而歌。
8、迷蒙的雨中,我们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。
9、我站在山顶,远眺迷蒙的天空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。
10、迷蒙的夜色中,我们坐在窗前欣赏美丽的夜景。
11、迷蒙的晨雾中,小鸟在树林里欢快地歌唱。
12、迷蒙的夜色中,远处的灯光若隐若现。
13、迷蒙的雨中,我们撑着伞在街上漫步。
14、雾霭弥漫的山谷中,迷蒙的树木与溪水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15、清晨的雾气让整个世界变得迷蒙而美丽。
16、雨后的街道上,迷蒙的雾气散去了,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。
17、迷蒙的夜晚,繁星闪烁之间,我许下对未来的美好愿望。
18、迷蒙的大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海市蜃楼。
mí méng
1、[迷离]mí lí
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:~恍惚。睡眼~。
2、[迷濛]mí méng
同“迷蒙”
3、[蒙珑]méng lóng
覆蔽貌。 编者注:正确的词语是朦胧,而不是蒙珑。朦胧:指物体的样子模糊,看不清楚,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。
4、[阴暗]yīn àn
暗;阴沉:地下室里~而潮湿。天色~。~心理。~的脸色。
5、[迷茫]mí máng
1.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:大雪铺天盖地,原野一片~。 2.(神情)迷离恍惚:神色~。小姑娘用~的眼光打量着陌生的来客。
6、[迷幻]mí huàn
迷糊虚幻。叶圣陶《一个青年》:“一迭的书翰藏在口袋里,手按着时就觉得颇有把握,教他不能不兴起一种迷幻幽艳的遐想了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5期:“不多久,一个难题,带着迷幻的阴影,突然送到我面前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