責责ㄗㄜˊzé1.要求。[例]~令︱循名~實︱~人寬,~己嚴。2.責備;責罰。[例]指~︱~打︱杖~∣引咎自~。3.為追究責任而追問;質問。[例]~問∣~難。4.責任;職責。[例]罪~︱~無旁貸︱天下興亡,匹夫有~。
責-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63.【責】
一讀zhài,債務,債款。戰國策齊策四:“先生不羞,乃有意欲爲文收責於薛者乎?”按:這個意義在上古都只寫作“責”,後代才寫作“債”。
二要求。左傳桓公十三年:“宋多責賂於鄭。”(賂:財物。)
引申爲對別人或自己道德品行上的要求。論語衛靈公:“躬自厚而薄責於人。”今成語有“求全責備。”再
引申爲用言語批評別人。戰國策趙策三:“梁客辛垣衍安在?吾請爲君責而歸之。”
三責任。孟子公孫丑下:“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