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

xiōng

同音字

拼音为xiōng的字 拼音为xiong的字

基础解释

1.同“讻”。 2.众口纷喧,争论是非。 3.恐吓:“伊等技穷,知~余不恸……” 4.盈。

详细解释

按字解释

词典解释

詾詾-辞源3

【詾詾】喧嘩紛擾貌。同“訩訩”。新五代史 四夷附錄二:“契丹大人聚而謀者詾詾,必有變,宜備之。”參見“訩訩”。

詾-中華大字典

1、詾讀音:許容切,音凶,冬韻。釋文:
❶訟也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訟、各本譌說。今依篇韻及六書故所據唐本正。
❷盈也。見《集韻》。
❸亦作哅。《荀子解蔽》:聽漠漠而以爲哅哅。
2、詾讀音:詡拱切,音洶,董韻。許容切,音凶,冬韻。釋文:
❶眾言。見《集韻》。
❷通匈。《史記高帝紀》:天下匈匈。勞苦數歲。
❸通兇。《漢書翟方進傳》:羣下兇兇。
❹通凶。《後漢蔡邕傳》:凶凶道路。
❺通洶。《後漢何敬傳》:議論洶洶。
❻通汹。《魏志曹爽傳》:天下汹汹。
❼通恟。《易林》:爭訟恟恟。
❽通忷。《舊唐書文宗紀》:京師忷忷。
3、凶讀音:虛容切,音胷,冬韻。釋文:
❶惡也。象地穿交陷其中也。見《說文凶部》。
❷禍淫也。《易乾》:與鬼神合其吉~。
❸咎也。見《爾雅釋言》。
❹逆也。《呂覽愼勢》:以輕使重~。
❺悖德禮也。《孝經》:而皆在於~德。
❻不時也。《周書武順》:天有四時。不時曰~。
❼終也。《書洪範》:一曰~短折。
❽空也。就空亡也。見《釋名釋言語》。
❾訟也。《史記五帝紀》:頑~不用。
❿未齔曰~。《洪範五行傳》:厥極~短折。
⓫傷人曰~。見《漢書五行志》。〔今稱殺人犯曰~犯、~手。本此〕。
⓬三榖不收謂之~。見《墨子七患》:
⓭~門。北出門也。《淮南兵略》:鑿~門而出。
⓮~器。明器也。《周禮閽人》:喪服~器不入宮。〔俗稱武器爲~器〕。
⓯~拜。渦顙而後拜。謂三年服者。《周禮大祝》:六曰~焨。
⓰禦~。辟凶邪氣也。《山海經北山經》:譙明之山有獸焉。可以禦~。〔~猶俗言~神惡煞〕。
⓱通咎。《左昭三十二年傳》:必受其~。〔漢書律曆志作必受其咎〕。
⓲通综。《詩思齊箋》:其將無有综禍。《釋文》:综、本作~。
4、凶讀音:詡拱切,音洶,腫韻。虛容切,音胷,冬韻。釋文:通忷。憂懼也。《國語晉語》:敵入而~。
 〔注〕:~、猶~~恐懼。亦作兇。
5、㕳讀音:詡拱切,音洶,腫韻。釋文:眾言也。《荀子解蔽》:以爲~~。
 〔按今本荀子作哅哅〕。
6、訩讀音:許容切,音凶,冬韻。釋文:
❶詾省字。《說文》:詾。說也。或省。
 〔按經傳多作~〕。
❷訟也。見《爾雅釋言》。
❸鳴也。見《廣雅釋詁》。
❹眾語也。見《廣韻》。
❺盈也。見《爾雅釋詁》。
❻通匈。《荀子天論》:君子不爲小人匈匈也輟行。
 〔注〕:匈匈、喧嘩之聲。與~同。
7、隇釋文:詾或字。見《說文》。

出处

引证

故事

造句

接龙

组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热门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