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裵釋文:裴本字。見《說文》。
2、裴讀音:蒲枚切,音培,灰韻。釋文:
❶本作裵。《說文》:餣。長衣皃。《王注》:段氏曰。此卽子虛賦、衯衯裶裶之裶。若史記子虛賦、弭節裵回。乃長衣引伸之義。
〔按玉篇、廣韻、集韻、竝作~〕。
❷~回。謂縈繞淹留也。《漢書郊祀志》:神~回。〔俗作俳佪、徘徊〕。
❸姓也。《集韻》:伯益之後。封鿜鄕。因以爲氏。後乃去邑从衣。故今姓作~。
3、裴讀音:符非切,音肥,匪微切,音非,微韻。蒲枚切,音培,灰韻。釋文:卽~。漢侯國。在魏郡。見《集韻》。〔當今直隸肥鄕縣西〕。
裵
同“裴”。《廣韻·灰韻》:“裴,本亦作ড়ϣ\u0002”《後漢書·蘇竟傳》:“或ড়ϥ۞藩屏,或躑躅帝居。”《世説新語·賞譽上》:“陸士衡士龍鴻鵲之ড়ϥ۞,懸鼓之徒槌。”